39健康

小年轻也会得老花眼!先检查后配镜!

  最近,50岁的叶先生在看报时感觉有些模糊,戴上近视眼镜看远处很清晰,但看近处时却仍旧“糊里糊涂”。有朋友说他是老花眼了,叶先生振振有词地说不可能,他原本就是近视眼,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而老花眼需戴凸透镜,这样正负相减正好抵消,怎么还会眼花呢?

  许多人的想法都跟叶先生一样,认为患有近视的人老了是不会得老花眼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另外,许多老人在眼睛老花后,不是去眼镜店配眼镜,而是在街头随便买一副戴,只要看得清东西就行了,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市二医院眼科医生张暹梅。

  人老了都会得“花眼”

  张医生说,要弄清楚近视眼老了究竟会不会得老花,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老花眼”,以照相机的功能为例:

  照相机拍照时需要调节镜头的焦距,才能摄下清晰的画面,拍5米远的景物和拍1米远的景物所用的焦距是不同的,调节焦距的任务是由拍摄者来完成的。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基本相同。

  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人眼同样需要不停地调节焦距,而眼睛调节焦距是通过调节眼球内晶状体的凸度来完成的。“当人年轻时,晶状体有着良好的弹性,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下降,眼睛的肌肉功能也逐渐减退,晶状体调节的范围越变越小,因此就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张医生说,这种眼睛自身的调节力下降是正常的衰老退化现象,“老花眼”会随之出现,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近视眼也会得“老花眼”

  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绝大部分人到了48岁左右,都会发生老花眼。张医生说,生活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近视眼的人老了不会得老花眼,其根据就是有些近视的人,到了老年不用戴老花镜就能应付看近的需要。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近视眼的人照样会老花,只是镜片度数不同而已。

  张医生说,近视眼是看近的物体能看清楚、看远的物体看不清楚,而老花眼是看近的物体不清楚,看远的和原来一样。没有近视的老人得了老花眼,看远不用戴眼镜,看近才需要。而原有近视眼的人得了老花眼,看远仍要用近视眼镜,看近时就不一定了。因为近视眼和老花眼能够抵消“看近”的这一部分。

  比如,有人是近视眼600度,老花眼是250度,抵消这250度后,他看近时还需要350度的近视眼镜。有人近视200度,老花也是200度,他看书读报时就可以不戴老花眼镜,但他仍旧是得了“老花眼”,只是镜片度数正好抵消了。

  选购眼镜前需经专业医生检查

  大多数老人眼花了不到医院检查,而是直接配眼镜甚至购买成镜,其实这样有很大的危害。”张医生说,长时间戴不合适的眼镜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眼科疾病,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脑涨、睡不好觉等症状。“老年人配眼镜必须先经过眼科医生检查,排除老年性眼病,之后准确验光,结合验光结果选配适合自己的老花眼镜。”

  老花眼与年轻时用眼有一定的关系,眼睛劳累过度,老花眼会提前“报到”。年纪轻轻的,谁也不想戴老花眼镜,这就需要平时多加注意,别总让自己的眼睛处于疲劳状态。张医生建议,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充分休息。其次要在近距离工作50分钟左右让眼睛休息一下,一般10分钟即可。可以让眼睛离开电脑屏幕或书本,往远处眺望,做一做办公室操、眼保健操,活动一下颈椎,如此长期坚持,必有好处。

  29岁就不能做针线活原来得了老花眼

  29岁的小刘,是杭州一家针织刺绣作坊的员工,经常要熬夜做针线活。几天前,她突然发现自己眼睛不行了,穿线时连针孔都看不清。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的眼睛存在轻度的先天性远视。由于本身眼睛的异常,使得她在频繁过度用眼后,眼睛调节功能比正常眼睛差了不少,所以老花眼早早地到来了。

  像小刘这样的“年轻老花眼”近几年越来越多。以前,老花眼一般出现在45至50岁以后的人群中,但现在已提前了10至15年,35岁就是一个槛。

  现代社会中,电脑、电视的出现,以及工作、生活中大量阅读的原因,使得眼睛长时间处于透支状态,眼睛肌肉的储备能量就不够用了,最终造成眼睛变焦功能下降。表现出来的就是眼睛提前老花。


2013-10-03 01:13:48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水痘疫苗几岁打,一共打几针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关键措施,儿童是水痘疫苗的主要接种对象,一般12个月以上就可以接种,全程共接种2针。对于家长而言,务必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在接种前,要向医生详细说明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比如是否患有急性疾病、是否存在过敏史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适合接种。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第1剂水痘疫苗通常在12个月-15个月期间接种。这个阶段,儿童从母体获得的针对水痘病毒的抗体已逐渐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善,处于水痘病毒的易感阶段。此时接种第1剂疫苗,可刺激儿童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开始建立起对抗水痘病毒的初步防线。到了4岁-6岁,儿童将迎来第2剂水痘疫苗的接种。这一针至关重要,能够强化之前接种第1剂疫苗所产生的免疫效果,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抗体,显著增强对水痘病毒的抵抗力,让免疫保护更加持久且稳固。之所以要接种2针,是因为研究显示,仅接种1剂水痘疫苗,虽然在短期内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免疫效果难以长期维持。而接种2针后,人体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更强烈且持久的免疫反应,不仅能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即便感染,症状也较为轻微,大幅度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接种后,需密切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轻微不良反应,这些大多在1-2天内可自行缓解。若孩子出现高热、皮疹广泛等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怎么判断是水痘还是疱疹
判断是水痘还是疱疹,可从发病部位、水疱形态、伴随症状等方面着手。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疱疹则多由单纯疱疹病毒等引发。1、发病部位: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出现在躯干部位,如胸部、腹部、背部,之后逐渐扩散至头面部、四肢,但四肢末端相对较少。这是因为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先在局部淋巴结增殖,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而躯干部位血液循环丰富,更易被累及。疱疹分为多种,如单纯疱疹1型多发生于口唇周围、鼻腔黏膜等部位;单纯疱疹2型主要出现在生殖器及肛门周围;带状疱疹则沿身体一侧的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这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激活后沿神经纤维移行至相应皮肤区域有关。2、水疱形态:水痘初期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水疱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随着病情发展,水疱中的液体变混浊,之后结痂。疱疹的水疱特点不同,如单纯疱疹的水疱较小,簇集分布,疱液起初清亮,后期可变混浊。带状疱疹的水疱较大,呈带状排列,疱液多为澄清,若合并感染则会变混浊。3、伴随症状:出水痘时,在出疹前1-2天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出疹后症状逐渐减轻。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疱疹方面,单纯疱疹在发病前局部常有灼热、瘙痒感,发病时可能伴有轻微疼痛。带状疱疹的疼痛较为剧烈,在出疹前、出疹时及皮疹消退后都可能出现,这是因为病毒侵犯神经,导致神经炎症,引起疼痛。若难以判断是水痘还是疱疹,不要自行用药。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必要检查明确诊断。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多喝水,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建议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李晖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水痘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水痘患者需在隔离防护、皮肤护理、病情监测等方面多加注意,这些方面关乎病情恢复与预防并发症。1、隔离防护: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居家隔离,直至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一般不少于发病后2周。在此期间,尽量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减少与他人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尤其是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易感者。2、皮肤护理:水痘皮疹会引起瘙痒,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皮肤,切勿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可适当修剪指甲,防止因搔抓导致皮疹破损,引发细菌感染,进而留下疤痕。若瘙痒难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涂抹皮疹处。3、病情监测:患者需留意体温变化,若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同时,注意观察皮疹情况,若皮疹出现红肿、化脓、疼痛加剧等异常,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此外,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水痘引发的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若感染水痘,要严格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家属应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协助其做好各项护理措施。若对病情有任何疑虑或不确定,不要自行判断处理,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专业指导。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人得了水痘身体会发生什么
人得了水痘后,身体会出现发热、皮肤出疹及伴随瘙痒、呼吸道症状等一系列症状。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头痛剧烈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1、发热:水痘感染初期,身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发热可能会持续1-2天,具体因人而异。发热时患者可能会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感觉身体比较虚弱,容易疲劳,精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2、皮肤出疹:发热后的1-2天,皮肤会开始出现皮疹。首先常出现在头皮、面部、躯干等部位,然后逐渐向四肢蔓延。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成为疱疹。疱疹呈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液清亮,疱壁薄易破。3、皮肤瘙痒:水痘皮疹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致。瘙痒感可能会比较剧烈,尤其在夜间或温度较高时可能会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这不仅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引发继发感染,还可能会使瘙痒感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4、呼吸道症状: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等,这些症状一般相对较轻,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呼吸和正常的生活状态。如果怀疑感染了水痘,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可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