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巨大血栓堵塞致心脏停跳!介入治疗起死回生!

李自成 心血管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肌梗死是导致严重心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不少患者一旦发生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果往往是病危甚至死亡。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不久前的一次急救中,就遇到了一位由于巨大血栓栓塞心脏冠状动脉导致心脏停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为神奇的是,该名患者竟然通过心血管介入的“神奇”治疗起死回生!

  巨大血栓堵塞血管

  心脏停跳生命垂危

  2013年6月19日早晨6点,一位74岁的女性患者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被紧急送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抢救,医院立即启用生命绿色通道,直接将患者送入心脏介入手术室实施抢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患者刚刚被搬上手术台就突然发生心脏停跳,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医护人员立刻对患者实施心外按压、心脏电击除颤并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等一系列的抢救措施,终于暂时稳住了病情。

  在为患者实施冠脉造影后发现,患者左冠脉主干远段严重狭窄,前降支近端闭塞,回旋支近段严重狭窄,右冠脉近段闭塞。也就是说,该患者的心脏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已被堵塞得十分严重。此时,只有通过心脏介入手术方能使闭塞血管开通,挽救患者的生命。结合患者发病时心电图考虑,右冠脉闭塞为此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病变血管,决定立即开通右冠状动脉。在冠脉导丝通过右冠脉闭塞病变后,用冠脉内抽血栓导管抽出了右冠脉内的血栓(见下图),右冠脉血流立即通畅了,随之患者的心率、血压均恢复到正常了,患者终于平安度过了这一难关。

400x300_002

介入手术取出的巨大血栓

  为什么会导致冠脉血栓?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心内科主任李自成教授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血管被堵塞,多半是因为冠脉内血栓堵塞了血管。而冠脉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胆固醇沉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不断的沉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导致冠脉管腔逐渐缩小,一旦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则立即引起冠脉内血栓,使冠脉血管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塞,严重者发生心脏猝死。

  “当患者情绪激动、高度紧张、劳累、严重睡眠不足,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不佳,外科大手术,暴饮暴食等因素都可能诱发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迅速引起冠脉内血栓,使冠脉血管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李自成教授说。

400x300_00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心内科主任李自成教授


  如何防止冠脉血栓?

  专家指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防止血栓的生成是避免发生血栓栓塞的最主要手段,那么,如何防止血栓形成呢?应该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和抗血栓治疗。

  李自成教授称,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冠脉血管壁的胆固醇沉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更重要的是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粥样斑块破裂。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药物能防治冠脉血栓,是最重要的抗血栓治疗药物。“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和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药物——这两类药物也被誉为现代医学的‘长生不老药’,冠心病患者一定要长期应用这两类药物治疗。”

  此外,专家还建议广大患者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不宜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不宜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更不宜过饱进餐,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讯员:卢山俏)

2013-06-27 05:22:38浏览4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丙肝是怎么传播的
丙肝一般是指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的方式来进行传播。 1、血液传播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患者输注了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就有可能会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建议在进行医疗时,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医生。 2、性接触传播 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如果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如不使用安全套等,就可能会导致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存在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婴儿,导致婴儿出生后患有丙型病毒性肝炎。 4、密切接触传播 如果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也可能会感染该疾病。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 5、医源性传播 如果医护人员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可能会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建议医护人员在医疗救治中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洁的性生活,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