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中医专家访谈

小儿不必过度保健 喂养适度为佳

举报/反馈
2013-03-19 16:45:48

  如今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喂养上操碎了心。很多家长都感慨,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养”了呢?北京两家儿童医院人满为患,来就诊的家长心急如焚。北京刚刚停暖,气温骤降,医院儿科又将面临一个就诊高峰

  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生病呢?古人有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王应麟教授指出,孩子属于“稚阴稚阳”体质,即体内精血津液还不充足,内脏功能尚不健全。因此,论是饮食、起居、穿着,家长都不能把成年人的习惯套用在孩子身上。

  王教授解释说,小儿身体常有三个不足:一是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营养的吸收。孩子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多,但脾胃相对薄弱,再加上小孩子饮食自控力差,容易被饮食所伤。二是肾不足。小孩子的肾气肾精不够充沛,需要后天饮食营养的补充、吸收和充填,才能正常发育。三是肺不足。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小儿肺脏娇嫩,在防御上比较薄弱,外邪容易乘虚而入。肺气有赖于脾胃充分吸收营养,小孩子脾胃不足,肺气自然就弱了。这也就是为何天气一冷,小孩子特别容易感冒发烧的缘故。

  小儿防病先调肠胃

  小儿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人多,但其脾胃薄弱,消化能力差,饮食稍有增加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小儿饮食应有节制,古人讲,“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饥与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给孩子吃各种高蛋白、高能量、高的食物,由于孩子的脾胃功能尚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反而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要么肥胖,要么太瘦。并且,家长塞给孩子的零食多为甜、香、炸食物,孩子很容易对这些食品“上瘾”,会进一步加剧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王应麟教授认为,孩子的饮食应该遵循中国人的传统,即以素食为主,粮、菜、鱼、肉、蛋搭配着吃;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口味清淡,少吃冷饮、凉的饭菜。只要按照传统的喂养方式,孩子不偏食,就能保证营养。同时,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应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饭前不应剧烈活动,饭后则应适当活动以帮助消化。

  保暖应适宜衣着不宜过厚

  古人提倡小儿“薄衣”的穿衣原则。王应麟教授解释说,小儿离开母体后,需要逐渐适应外界冷暖,自己调节体温。如果穿得过多过厚,孩子就会出汗,体液过多消耗,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刺激。“孩子穿得是否合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摸手、脚。”如果手脚温暖、干燥,说明穿得合适;手心热、有汗,说明穿多了;手脚凉,就是穿少了。

  除了“薄衣”原则,古人的“养子十法”还提出了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的衣着主张,王应麟教授说:“孩子的体质和大人不同,家长不能凭自己的感觉给孩子增减衣物。”判断孩子是否病了,首先要摸头,因为孩子患病一般头先热。如果头凉、足暖,说明气血通畅、身体健康。他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随便用药,用药不当会伤孩子的元气。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王应麟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