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世界艾滋病日,你对艾滋病了解多少?

  艾滋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 一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一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R);

  (4)卡波济肉瘤KS;

  (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2)全身淋巴结肿大;

  (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辩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凡出现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全身不适、腹泻、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红斑样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体征;或出现常人不易患的感染,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显示CD4 T细胞减少,CD4/CD8细胞比例倒置时,应想到本病可能。如系高危人群出现上述情况,应高度怀疑本病,及时做病原学检查。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对实验室检测HIV感染阳性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分类。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YD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条:

  1、性传播

  通过两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

  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

  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用骨髓和器官移值;

  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

  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

  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

  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

  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

  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第四种”传播途径 你知道吗?

  第四种传播途径到底是什么呢?潘蕴蛟说,那就是对艾滋病的知、恐惧、歧视以及不正视。无知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

  在与刚刚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的人交流时,潘蕴蛟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在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以前,你对艾滋病了解吗?”,而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很多人是在对艾滋病无知的情况下感染了艾滋病。

  “而比无知更可怕的是拒绝了解。”潘蕴蛟说,不少人一听“艾滋病”,马上躲得远远的,说“艾滋病与我无关”。由于怕艾滋病,很多人进而拒绝进一步了解艾滋病。对艾滋病的漠视与无知,使人暴露于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之中。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空气;饮水、食物;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游泳池;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目前还没有发现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吸血昆虫;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需要谨慎小心以免发生意外传染的行为

  1、接吻

  在唇、舌和口腔粘膜完好的情况下,外国人礼节性口唇接触脸颊的接吻应属安全。口对口的接吻,特别是深吻、长吻、或唇、舌、口腔粘膜有破损或溃疡时,有传染危险。

  2、握手

  双方手部皮肤无破损时,握手应属安全。

  3、拥抱

  隔着衣服的拥抱是安全的。如果皮肤直接接触,而皮肤有擦伤或患有皮肤病时,则有一定危险。

  4、进餐

  我国的共食制虽未发现可以传播艾滋病,但这是一种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应该提倡分食制。

  5、使用避孕套性交

  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染艾滋病的机会,但使用避孕套搞性乱仍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因为避孕套在性交时可能发生破裂和滑脱,约有10%左右的失败率,即在100次使用避孕套的性交中就可能发生10次失败。因此参与卖淫嫖娼和性乱的人必须珍惜生命,立即停止这类高危性行为。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并非安全可靠的方法,不能把避孕套看成安全套或保险套。只有洁身自爱,才是最可靠的。

  6、共用马桶

  马桶坐圈已经消毒,或坐圈肯定没有被病人的精液、月经血或阴道分泌物沾污,接触马桶坐圈的皮肤没有损伤或皮肤病时应属安全。

  怎样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可采取以下相应预防措施。

  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如何治疗艾滋病?

  由于目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AIDS也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加之,HIV病毒核酸与宿主染色体DNA整合,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给药物治疗带来了困难。HIV感染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通过治疗可减缓免疫功能的衰退。HIV感染者患结核、细菌性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危险性增加,进行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一、支持疗法、尽可能改善AIDS患者的进行性消耗。

  二、免疫调节剂治疗。

  三、抗病毒制剂。 详细>>

  对艾滋病常存在的认识误区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由粘膜接触到血液感染几率仅为0.09%,由于深部扎伤感染HIV(艾滋病)病毒几率低于3 ,一次高危性行为感染的几率很低。HIV更不会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

  如果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只要皮肤没有破损,就不会感染;当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皮肤,而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流血伤口,即使正常人皮肤有破损,也不会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次无保护的不洁性行为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也不能排除被感染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过程中,要求不洁性行为的全程要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防万一。

  专家称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九类人群应常检测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蚊子吸血后通常不会马上去叮咬下一个个体,而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消化吸进体内的血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陕西省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徐庆民提醒,九类人群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性活跃者,无论年龄大小,建议每年都检测HIV;与多个性伴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性活跃者,建议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男性或女性,无论是作为顾客还是性工作者;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尤其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曾经从事买血的人士;怀孕的妇女;共用针具注射的人士;结核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性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只要是经过省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都可以进行HIV抗体检测。

2012-12-01 10:04:41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如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坠积性肺炎等。1.长期吸烟首先,长期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使黏膜上的纤毛功能受损,纤毛的摆动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地将痰液排出体外。同时,吸烟还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咳嗽和咳痰的症状。此外,长期吸烟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使老年人咳嗽有痰的症状更加难以缓解。2.慢性支气管炎其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也会随之减弱,此时会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侵袭,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该病病程通常较长,因此呼吸道黏膜会持续受到炎症刺激,从而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最终导致老年人咳嗽有痰的症状持续存在。3.坠积性肺炎最后,坠积性肺炎多与老年人长期卧床有关。老年人常会因为身体机能衰退,而导致咳嗽反射减弱,因此气道中的分泌物常会无法顺利排出。该病不仅会引发咳嗽咳痰的症状,还会因痰液蓄积引发细菌滋生,而导致反复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出现。此外,建议老年人尽早戒烟,并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通过辅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促进上述症状的恢复。同时,建议老年人养成外出佩戴口罩、定期开窗通风的良好习惯,对改善上述不适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可能与长期吸烟、坠积性肺炎、肺结核等原因有关。1.长期吸烟首先,长期吸烟是导致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常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加,最终出现反复的咳嗽、咳痰症状。此外,吸烟还可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此时会进一步影响呼吸系统功能,从而加重原有症状。建议老人尽早戒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的习惯。2.坠积性肺炎其次,坠积性肺炎多见于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老人群体,多是由于痰液排出不畅并积聚在肺部,进而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有关。老人常会表现为咳嗽、痰多、发热、气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3.肺结核最后,老人可能会因自身免疫力低下,而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导致肺结核的发生。该病患者常有持续加重的咳嗽、咳痰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常会超过2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表现。建议老人按照医生指导,使用异烟肼、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老人在恢复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建议老人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