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上海大肠癌发病增长5倍 最好定期做隐血、肠镜

  据媒体报道,上海地区大肠癌发病已占所有肿瘤第二位 (肺癌为首位),近50年来,大肠癌发病增长5倍多。

  首先,发病率明显上升。1962年大肠癌发病率为8.7/十万人,至2008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48.4/十万人。其次,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结肠癌直肠癌的增长速度更快,目前大肠癌病人中,结肠癌约占六成,直肠癌约占四成。再者,大肠癌发病年龄日渐老化,过去发病中位年龄段为45岁,最新调查显示,中位年龄段已延后至70岁。此外,早期发现病人比例仍偏低,Ⅰ期病人仅为11.8%,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5%的水平。

  有专家建议,最好定期进行大便隐血检查,发现呈阳性后再做肠镜,这种简便的方法就能及时发现大肠癌与癌前病变,为早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粪便隐血试验(OBT)

  粪便隐血试验是指在消化道出血量很少时,肉眼不能见到粪便中带血,并且粪便中有少量红细胞被破坏。现在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如果试验呈阳性,可分为几种情况。在消化道溃疡性出血时呈间断性阳性,而消化道癌症时呈持续性阳性,可作为良、恶性出血的一种鉴别。阳性还见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肾出血综合征等。

  一般要求40岁以上的健康人每年做一次隐血试验,作为健康筛检。女性做粪便检查最好避开经期,以免血丝混入。同时避免摄入引起胃肠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非类固醇抗炎药,可造成化学法隐血试验假阳性。而摄入大量维生素C,则可造成隐血试验假阴性。

  肠镜:发现肠道肿瘤的最安全有效方法

  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

  一般来说,结肠炎、肠息肉、直肠癌等肠道疾病的患者,是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人群。但是腹膜炎、肠穿孔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肠镜检查;妇女妊娠期,也要慎重进行。肠镜检查结果异常的表现是,持续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贫血,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01 04:10:5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