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汉晚报》报道,前几日的清晨,60岁的王先生在家中厨房心跳骤停,半小时后送至医院时已告不治。70岁的杨先生比较幸运,他有冠心病史,前晚胸前区疼痛4次,半夜病情加重,在120救护车上他心跳骤停,医生立即对其心肺复苏,送至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后,手术医生接力抢救,至昨天上午,杨先生生命体征已经稳定。
据该中心统计显示,从前晚7点到昨天早晨7点,共接诊了5名心跳骤停患者,所幸其中4名患者因抢救及时而保住生命。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猝死者当中以男性居多,高达70%-80%。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不少疾病都可能引起心脏骤停,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厥、急性心功能不全、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老年人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小儿癫痫、小儿肺栓塞等等。一般人无法清楚鉴别心脏骤停是哪种疾病引起的,所以,病人一旦无回应,出现压眶上、眶下无反应时,要观察病人的胸腹部、心前区,把病人送进医院的急诊科、心胸外科进行救治,同时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