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住院病人都有睡眠问题,其中失眠最常见。除了共有的原因外,他们由于患病,医院环境和家庭环境巨大反应影响睡眠。药物和治疗因素,药物的副作用,停药性失眠,复发性失眠,对疾病的焦虑情绪引起失眠,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破坏等都可以引起睡眠障碍。
住院病人的失眠治疗应视病人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措施。首先应该治疗原发性疾病和疼痛,纠正环境失衡。教育和鼓励病人消除顾虑,住院病人情绪低落和本能的精神防卫,因此应该加强病人自身适应机制,当适应了疾病和住院后,他的情绪好转,焦虑减轻,睡眠也改善。和病人讨论睡眠与焦虑的关系十分有益,尽可能鼓励病人白天做些体力劳动,睡前不宜进行活动和过分的思考,这能降低生理觉醒。鼓励和安慰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鼓励他说出所患疾病的恐惧和想法,这样才能纠正病人误解。适时适当提供病人所需要的感情安慰。伴有失眠抑郁症病人对疾病和住院感到抑郁、失望、焦虑、自信心丧失,精神安慰和鼓励可以减轻症状。松弛训练把病人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愉快的想象主题,把注意力由内转外,避免了过分焦虑,这对入睡困难病人有效。这同时让病人主动参与减少被动、无用感。睡前松弛训练有助于入睡,白天亦有助于控制焦虑。
疼痛病人失眠在医院很常见。急性疼痛适当止痛非常重要,但是不常见。短期用度冷丁可改变病人的睡眠,但是小于0.9毫克/公斤体重,则增加烦躁和失眠。苯二氮倬类无止痛作用,二巴比妥类和眠尔通有抗镇痛机能。镇静类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和羟嗪因有内在镇痛效应,对疼痛伴失眠的病人尤其适用。慢性疼痛病人可能患有抑郁症,可用抗抑郁剂治疗。如阿米替林,失眠可迅速改善。
大约10-15%住院病人有以意识模糊为特征的谵妄。“睡眠—觉醒”周期遭破坏,病人可能高度烦躁不安伴入睡困难。或存在意识抑制(昏睡以至昏迷)。治疗应该纠正原发病,保证病人液体平衡和维生素摄入,提供最适宜的镇静安眠环境,常巡视,家属协助。常用氟哌酊啶醇治疗不安和失眠。
(责任编辑:余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