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季蛇咬伤频发 现场急救很重要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据媒体报道,58岁的平坝县乐平乡人董女士割草时,被一条附在草上的绿色小蛇突然袭击,因为当地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被蛇咬,有经验的人就建议把草药和死蛇混在一起敷在伤口处。但这个土方法并没有太多用处,不久后董女士的手指开始发肿,如针刺般疼痛,接着蔓延半条手臂。送到平坝当地医院治疗,因没有抗蛇毒血清再被紧急送往贵医附院。

  每年夏季的6月至9月是蛇咬伤的高发期,由于天气湿热,蛇经常出没,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40天收治20多例蛇伤患者,以农民居多,还有进山露营的驴友。

  毒蛇咬伤后会引起发病,是由于毒腺中所分泌的蛇毒。蛇毒可分为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前者对中枢、周围神经、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等产生损害作用,可引起惊厥瘫痪和呼吸麻痹;后者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溶血和出血。

  被咬伤后,蛇毒在3-5分钟内就迅速进入体内,所以现场急救很重要,应尽早的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排出毒,防止毒液的吸收和扩散。

  1.绑扎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在被毒蛇咬伤后,立即用布条类、手巾或绷带等物,在距伤口5厘米至10厘米的肢体近心端捆扎,延缓毒素向心脏扩散,以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但不能一直捆绑,在后送途中应每隔20分钟松绑一次,每次1-2分钟,以防止肢瘀血组织坏死。待伤口得到彻底清创处理和服用蛇药片3-4小时后,才能解除绑带。

  2.冰敷法:有条件时,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于伤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将伤肢或伤指浸入4-7°C的冷水中,3-4小时后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续24-36小时即可,但局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全身的保暖。

  3.伤肢制动:受伤后走动要缓慢,不能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后放于低位,送往医疗站。

  如果能忍受剧痛,可用小刀沿着牙痕作“一”字形纵切口或“十”字形切开,边冲洗边挤压。冲洗后,将伤口置于低位,有利于毒液继续流出。但现场急救只能暂缓病人的病情,在采取急救措施后,要到有条件的医疗站、医院进行彻底清创,积极的全身治疗,纠正主要脏器的功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赖敏)

63
2012-08-10 03:53:45浏览11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