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多晒太阳或有助预防近视

马胜生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专家评点:户活动、非球面镜、电脑显示设置等多种预防近视的方法

  近视眼的形成,人们普遍认为是用眼习惯不良所致,主要是看得太多近距离的东西,例如阅读和打游戏机等。然而,国际最新研究提出,晒太阳不足才是近视的"罪魁祸首"。国眼科学者则更关注普通眼镜造成视网膜"远视离焦"加深近视的问题。网络上还有人提出,通过调节电脑的显示参数能预防近视。广州有眼科专家表示,上述各种理论都很新颖,但还没获得学术界的公认,有兴趣者也不妨试试。

  每周晒10小时或可预防近视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视力纠正专业副教授凯瑟琳-罗斯博士表示,多个流行病学调查都没有发现童使用电脑、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与近视的发展有关,而有研究指出看书学习等看近距离的活动与近视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确切。小时候专注于学习的人近视发展很快,因此人们形成了"看近的东西就会引起近视"的经验直觉,但这并未得到科学的确证——按照罗斯的看法,这不一定是看作业本看得太多的缘故,而是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之过。

  近视是眼球持续生长所致,眼球前后轴变长令入射光线聚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东西模糊。动物实验证实,抑制眼球生长的视网膜多巴胺受到光刺激后才会释放。位于地球高纬度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冬夏日照时间相差很远,对当地人的研究发现,冬天眼球的生长速度果然比夏天要快。

  户外光亮的强度是户内的10倍以上。美国、新加坡等国的多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越长,儿童就越不容易近视,两者高度相关。一项研究显示,光照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才能对近视有预防作用。调查发现,儿童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达到10~14小时才有预防效果,而每周只有3~6小时户外活动的儿童则没任何效果。

  "豆沙绿色"电脑设置未获认同

  网上广为流传一个"防近视电脑显示设置":步骤1:调节窗口颜色:桌面->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窗口),颜色1(L)选择(其他):将色调改为85、饱和度:123,亮度:205。->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在自定义颜色选定点确定->确定。

  步骤2:调节网页颜色:打开浏览器->点击"工具"->点"INTERNET"选项->点右下角"辅助功能"->钩选"忽略网页中指定颜色"。再点确定退出。

  设置之后,所有的文档和网页都变成了"非常柔和的豆沙绿色",据"眼科专家"表示,这可助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记者按法设置后见到这种"豆沙绿色"作为背景颜色偏暗,与黑色的字体色差缩小,反而不如原来的背景显示得那么清楚。记者在网上搜索了国外的网页,发现英文也有完全一样的设置方法,但均未见是哪位"眼科专家"所创,也未见有研究文献出处。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马胜生称,这个设置方法并未获得学术界认可,防近视的效果有待观察。对于近视的预防,他称还是要注意少看近处——有人把小猴子关在狭小的空间里,让它只能看到很近的地方,长大后它果然形成了高度近视。至于针灸按摩、贴耳穴等防治近视的方法,他认为都没效的。

  非球面镜或可减少近视加深

  马胜生表示,眼科界一向认为户外活动的确有利于减少近视加深,但光照的预防效果还没有定论,至少在今年的全国眼科年会上仍未有太多的关注。

  眼科学者们目前关注的热点是近视后配眼镜产生的周边视网膜"远视离焦"的问题。原来,普通眼镜将光线聚焦到眼球后壁视网膜黄斑所在的平面上,但黄斑只是视网膜上最凹的一点,也是视觉最敏锐、最清晰的位置,黄斑周围的视网膜并非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结果眼镜聚焦的光线落到这部分视网膜以外,导致普通眼镜看东西中间清楚,但周围处于模糊的远视状态。于是这部分眼球就有向外生长的倾向,想让视网膜回到光线的聚焦面去,导致眼球前后轴变长,令近视进一步加深。

  马胜生称,要纠正远视离焦的问题,需要用特殊光学设计的非球面镜片,把光线聚焦到一个曲面上,使得中间和周围的视野在整体上都比较清晰。初步临床试验已经观察到非球面镜片对预防近视加深有一定效果。非球面镜片在市场上已经有售,但球面镜也有缺点:价格高昂,动辄千元以上;聚焦曲面还未能与具体每个人的视网膜实现个体化的吻合;目前还无法做成隐形眼镜(角膜接触镜)。

(责任编辑:王怡群)

2011-09-27 08:16: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白细胞偏低吃什么补得快
白细胞偏低可通过合理饮食进行辅助调理,包括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摄入富含锌的食物等,饮食调理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替代医学治疗。1、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白细胞合成的重要原料,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白细胞的生成。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每日食用1-2个鸡蛋或适量的鱼肉、瘦肉,能为身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促进白细胞的合成。2、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营养素对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可促进白细胞的产生,而维生素E则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建议多食用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猕猴桃、草莓、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坚果(如杏仁、核桃)、绿叶蔬菜(如菠菜、甘蓝)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3、摄入富含锌的食物:锌是白细胞生成和功能维持的必要元素。适当补锌可促进白细胞的成熟与功能发挥。含锌丰富的食物包括肝脏、牛肉、瘦肉、鱼、贝类(如牡蛎)、芝麻、核桃等。建议适量食用这些食物以补充锌元素。此外,全谷物和豆类也含有一定量的锌,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补充来源。如果白细胞持续偏低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检查镜检白细胞+是什么意思
妇科检查白细胞+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阴道炎症等原因导致。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表明机体正在对抗感染或炎症。然而,白细胞+的结果并不绝对意味着存在病理问题,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进一步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偶见白细胞是生理现象,这是阴道自净能力的一部分,有助于维持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妇科检查发现白细胞+,但患者没有外阴瘙痒以及白带异常如颜色发黄、发绿,质地稀薄或浓稠,伴有异味等症状,且滴虫、线索细胞等检查指标均正常,那么这种情况很可能属于正常范围,无需特殊处理,日常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即可。但是白细胞+也可能是阴道炎症的征兆。阴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这些炎症通常由病原菌感染引起,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白细胞增多以对抗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灼热感、异常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此时,白细胞+的结果应结合其他检查如白带常规检查、阴道pH值检测、宫颈刮片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诊炎症的类型和程度。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其次,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对于细菌性阴道病,医生可能会开具甲硝唑栓等抗菌药物;对于滴虫性阴道炎,则可能需要使用替硝唑栓等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裤、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私处,有助于预防和辅助治疗阴道炎症。最后,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白细胞高会得白血病吗
白细胞高不一定会得白血病,多数白细胞升高由非白血病因素导致,比如感染、应激反应、非血液系统疾病等。而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升高的同时,还常伴有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及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增加等情况。白细胞升高在多数情况下是由非白血病因素引起的。例如,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作出反应,调集更多的白细胞到感染部位进行防御,从而导致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暂时升高。这种升高是机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与白血病无关。此外,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应激反应以及某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失血、外伤、手术等也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这些情况下,白细胞升高通常是暂时的,且不会伴随白血病的其他特征性表现。而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生,并可能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通常会升高,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升高往往伴随着其他异常,如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以及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因此,在白细胞升高的病例中,白血病只是众多可能原因中的一个,且需通过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才能确诊。针对白细胞高的情况,建议不要过度恐慌,白细胞升高在多数情况下是由非白血病因素引起的。其次,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以确定白细胞升高的原因。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以确保身体健康。
孙国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尿常规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尿常规白细胞高可能由标本污染、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重新留取标本复查、大量饮水、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若发现尿常规白细胞高,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尿培养、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原因:1、标本污染:留取尿液标本时如果不注意卫生,外阴部的污染物混入尿液,可能导致白细胞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例如女性在经期留取标本,经血可能污染尿液,造成白细胞升高的假象。2、泌尿系统感染: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细菌入侵尿道、膀胱、输尿管或肾脏等泌尿系统器官,引发炎症反应。白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聚集到感染部位吞噬细菌,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升高。3、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导致肾脏肾小球损伤,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异常,白细胞可能进入尿液中,引起尿常规白细胞升高。患者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二、处理方法:1、重新留取标本复查:如果怀疑是标本污染导致白细胞高,可在清洁外阴后,按照正确方法重新留取中段尿标本进行复查。留取标本前要洗净双手,女性应避开经期,确保标本不受污染,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2、大量饮水:增加水分摄入能促使肾脏生成更多尿液。大量尿液不断冲刷泌尿系统,可将细菌、炎性分泌物等有害物质带出体外,减少病原体在尿路的附着和繁殖,降低感染程度,进而使尿液中白细胞含量下降。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以保证尿液颜色清亮或微黄。3、药物治疗:若因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白细胞高,可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左氧氟沙星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作用;阿莫西林则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保护达到抗菌效果。建议患者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另外,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及时排尿。对于反复出现尿常规白细胞高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关注泌尿系统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