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肿瘤患者别“饿”死 专家指导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有的肿瘤患者可能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营养越好,肿瘤生长得越快,所以宁愿自己吃得少一点、素一点,希望通过“饥饿”疗法把肿瘤细胞“饿”死。可是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肿瘤患者自己最终被“饿”死了,我们看到很多肿瘤患者在去世前,往往皮包骨头,羸弱不堪,这与肿瘤失控生长导致的过度消耗和机体营养不足直接相关。在如今这个物质相对丰富,食品琳琅满目的时代,恶性肿瘤是怎样把患者一步步地从小康逼成饥民的呢?

  “饿”不死的肿瘤

  首先,恶性肿瘤直接侵害身体,导致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组织超速繁殖,消耗蛋白质能量,大肆掠夺机体营养,即使在患者能量摄入不足,已经出现恶病质时,依然能够利用宿主的营养物质,不断生长,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变得消瘦衰弱。在恶性肿瘤早期或明确诊断前,患者可能存在隐性或显性的营养不良,表现为故地体重下降。在晚期则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体征:体重明显下降,衰弱乏力低蛋白血症贫血骨骼肌萎缩;多脏器功能障碍或合并感染等。

肿瘤患者别“饿”死 专家指导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其次,摄入不足使营养失去了源头。患者吃得少了,吸收弱了,代谢乱了。癌症使部分患者味觉、嗅觉异常,往常感觉香喷喷的饭菜此时变得淡而味甚至腥臊难耐了,完全没了食欲。有的患者焦虑恐惧、绝望,再加上疼痛等精神刺激和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及抗肿瘤治疗伴随的消化道副作用,使得进食这一人类生存的本能变成了艰巨的任务。有的患者好不容易吃进去了,吸收却成了问题。比如食道部的手术直接造成术后食质的改变和量的减少;腹部放疗的患者往往出现肠粘膜受损和消化不良小肠是人体营养的主要吸收场所,而放疗可直接导致肠道吸收营养障碍

  第三个常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其中最明显的是糖代谢紊乱,糖的储备能力下降而消耗增多,尤其是肿瘤细胞对糖的消耗利用非常旺盛;同时,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功能下降,体内出现持续的负氮代谢,即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的不平衡状态,人体表现为消瘦和衰弱。针对此代谢异常的问题,营养师往往建议晚期癌症患者要限制吃糖并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因此食物中要补充一定比例的动物和植物蛋白,而完全的素食很难做到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的摄入平衡,植物蛋白不能替代动物蛋白,因此要求癌症患者素食是不科学的。

  最后一个常见原因是营养丢失增加。手术耗伤气血,放疗可能引起腹泻,化疗往往会造成呕吐,以及胸水腹水盆腔积液都使得营养四处“跑冒滴漏”,损失加剧。同时由于代谢异常导致体内的葡萄糖不断消耗,脂肪和蛋白质过度分解,以致营养入不敷出,最终难以支持生命延续。

  由此可见,为癌症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以达到延长生命和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已经成为癌症康复与治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06年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的指南(ESPEN GUIDELINES)中曾明确指出,处于放、化疗期间的患者,可通过饮食建议和口服营养补充剂增加摄入量,以防止与治疗相关体质量下降和治疗中断(A); 不提倡放疗期间常规应用肠内营养(C);对营养摄入不足致体质下降者,更主张采用肠内营养(B)等等。

  如何做到科学的营养支持

  首先要进营养评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内容包括;膳食调查、人体组成分析、人体测量、生化检查、综合评价。如果通过营养评估发现需要手术的癌症患者已经存在营养不良,那么手术之前务必要进行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态,即使因此而推迟手术,也需优先给与营养与能量支持,否则不但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也不利于术后的刀口愈合和体能恢复。

2011-08-11 08:00:00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黄桂琴
精选
黄桂琴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去咨询
青春期痤疮(青春痘)皮炎、湿疹、银屑病、脱发、疣、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荨麻疹、过敏性湿疹、寻常痤疮、溢脂性皮炎、鱼鳞病、真菌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红斑丘疹鳞屑性疾病、皮肤附属器疾病。
李锋
精选
李锋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去咨询
皮肤病规范诊疗倡导者,对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有独到见解及诊疗经验,擅长过敏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及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如:银屑病、白癜风、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斑秃、皮肤癣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痤疮、黄褐斑等疑难皮肤病,临床造诣深厚!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神经内科眩晕门诊看什么内容
一般情况下,神经内科眩晕门诊可以看耳石症、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前庭神经炎、脑梗死等内容。1、耳石症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可能与病毒感染、钙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遵医嘱进行手法复位,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嗪、倍他司汀等药物进行治疗。2、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可能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到神经内科眩晕门诊进行耳石症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半规管堵塞术进行处理。3、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主要是由脑动脉循环障碍导致的,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患者可以去神经内科眩晕门诊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4、前庭神经炎前庭神经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前庭神经损害,可能与病毒感染、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突发性眩晕、眼球震动等症状。患者可以去神经内科眩晕门诊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更昔洛韦片、醋酸泼尼松等药物进行治疗。5、脑梗死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昏迷等症状。患者可以去神经内科眩晕门诊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改善。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神经内科氯化钠注射作用是什么
神经内科氯化钠注射液的作用主要是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持渗透压、补充营养、抗炎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1、补充体液 如果身体受到外伤导致大量出血,可能会使体内的血容量减少,此时需要及时补充体液,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从而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2、维持电解质平衡 如果患者频繁呕吐、腹泻,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电解质紊乱,容易出现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从而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 3、维持渗透压 神经内科使用的氯化钠注射液,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水,比如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失水等,也可以用于改善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4、补充营养 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5、抗炎 氯化钠注射液可以用于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等原因引起的脑水肿,也可以用于治疗脊髓炎、周围神经炎等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使用,也要避免多服或少服药物。如果患者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神经内科疑难杂症都有什么病
神经内科疑难杂症一般有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小舞蹈病、路易体痴呆等疾病。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指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能与年龄、遗传、环境、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盐酸金刚烷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年龄、遗传、心理、头部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视空间能力损害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可能与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喝酒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夜惊、梦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劳拉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小舞蹈病 小舞蹈病多见于5~15岁女童及孕妇,一般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诱发,脑炎、白喉、水痘、麻疹、百日咳等感染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一氧化碳中毒等亦可引起本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快速随意的舞蹈动作,无规律性可循,且肌张力降低,还可能伴有精神障碍症状。早期可以应用氟哌啶醇等药物缓解舞蹈样症状。 5、路易体痴呆 该病多于老年期发病,仅少数为中青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及精神障碍等三组症状。主要表现以痴呆为主,帕金森病症状较轻,少数病例相反,症状可有波动。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疾病发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带状疱疹神经痛一般需多久恢复,可吃止痛药吗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急性疼痛在带状疱疹发病后的2-4周左右随着皮疹的愈合而逐渐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吃止痛药。建议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感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恢复时间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神经受损程度不同。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带状疱疹发病后的2-4周内,随着身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逐渐控制病情,皮疹逐渐结痂愈合,神经受到的炎症刺激也会逐渐减轻,所以急性疼痛会有所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可以吃止痛药的。因为带状疱疹神经痛通常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使用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休息和恢复。常用的止痛药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来达到止痛的效果;对于中至重度疼痛,可以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物,能够调节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神经冲动的发放,从而缓解疼痛。此外,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止痛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保持皮疹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继发感染。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股外侧皮神经病是不是受冷导致的呢
股外侧皮神经病可能是受冷导致的。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病患者,建议注意股外侧部位的保暖。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戴足够的衣物,可使用保暖的护具保护大腿外侧。首先,从神经的解剖特点来看,股外侧皮神经是单纯的感觉神经,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后,在髂嵴下方约2-3cm处穿过腹股沟韧带下方,分布于股前外侧皮肤。其走行较为表浅,在途经一些部位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当身体受冷时,尤其是股外侧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局部血管会迅速收缩。由于股外侧皮神经靠体表较近,血管收缩会直接影响其血液供应,导致神经缺血缺氧,进而可能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病的症状。其次,从寒冷对身体的生理影响角度分析,寒冷刺激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一方面,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加剧,进一步减少神经的血液灌注。另一方面,寒冷还可能影响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和离子通道的功能,使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此外,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肌肉会因寒冷而紧张度增加,这可能对股外侧皮神经产生压迫,而这种压迫与寒冷导致的血液供应减少及神经功能改变共同作用,更易诱发股外侧皮神经病。如果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