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肺癌治疗欲速则不达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美国癌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为15%,而我国仅为10%。由于吸烟人群的增加,近10余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持续增高。

  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大致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大部分,其治疗方案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病人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可辅助化疗和或放疗。但遗憾的是由于肺癌早期具有隐蔽性,超过50%的病人在被确诊时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晚期(存在胸膜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其治疗以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为主。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20%~30%,治疗措施以化疗为主,可配合放疗。

  切莫病急乱投医

肺癌治疗欲速则不达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文慧、张予辉告诉患者:确诊肺癌既不要惊慌,也不要放弃治疗希望,更不能“病急乱投医”。肺癌是讲究适度治疗的,并非手术切除范围越大、化疗剂量越足、疗程越长越好。一些早期肺癌病人术后恢复良好,亦接受了术后一定疗程的化疗,但他们仍不满足,希望彻底消灭肿瘤。于是到处去寻找各种偏方和新药,并继续要求放化疗,往往导致肺癌复发并转移,或者出现严重的治疗副作用而最终危及生命。殊不知大部分肿瘤治疗措施在杀伤肿瘤同时会对正常组织也造成伤害,并抑制机体免疫力。因过度治疗而引起悲剧的例子在临床上并不鲜见,这就是所谓的“欲速则不达”。

  “量体裁衣”才见疗效

  肺癌的治疗与病人的年龄、体力状态、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精神状态等情况密切相关,即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制定出一个个体化治疗方案。只有体力状态良好、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大致正常的病人才可能接受手术、化疗、放疗,并从中获益。而且晚期病人首次化疗疗程一般在4~6个周期,更多疗程的化疗不仅不能根治肺癌,更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多的伤害。在选择治疗策略和疗程时,一定要权衡利弊,让肿瘤和人体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最好。如果病人因为疼痛、呼吸困难等情况而需要白天大部分时间卧床,则他们的治疗应以营养支持、止痛、吸、中医扶正等措施为主。在门诊或会诊中会看到一些病人不听从医生建议一味要求治疗, 甚至多次手术,多部位放疗,最后试用乳腺或肝癌的靶向药物,费用多达几百万,不少家庭卖房、卖车、倾家荡产。病人踏上一条“生命不息、治疗不止”的道路,结果一部分病人死于治疗的并发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亦呈升高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病人会出现进性的基础代谢、心搏出量、肾小球滤过率等的衰退,这些导致其对化疗的耐受性相对降低。此外老年病人免疫功能较弱、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也很大程度影响其治疗。因此选择毒副作用相对小的单药化疗药物为标准选择,部分身体状态好的病人可以选择双药治疗。不能一味为追求疗效而忽略化疗的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地位逐渐上升,其有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小、用药方便等优势。但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亦应根据病人的组织学类型及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选择,其中不吸烟的女性腺癌病人,如经济条件允许更适合分子靶向治疗。如果用药前能进行基因检测,则对治疗更具指导意义。

  因此肺癌治疗的关键在于个体化治疗,即“量体裁衣”,而非一味追求疗效。我们的目标是让肺癌病人不仅生活得更长,而且生活质量更高。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怡群)

63
2011-05-10 08:31:00浏览5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特应性皮炎是过敏性皮炎吗
特应性皮炎并不完全等同于过敏性皮炎,虽二者存在部分相似之处,都与过敏反应相关,但在疾病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过敏性皮炎通常是皮肤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的炎症反应。比如接触化妆品、金属饰品等,接触部位会很快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去除过敏原并适当治疗后,症状往往能较快缓解。而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遗传倾向。患者常有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等表现,皮疹形态多样,可呈湿疹样改变,好发于肘窝、腘窝、面部等部位,病情易反复,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疾病呈现的特点来看,与一般过敏性皮炎有显著不同。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相对直接,主要是免疫系统将外界接触的过敏原识别为有害物质,进而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出现炎症症状。而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除了过敏因素外,还涉及遗传因素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患者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使得外界过敏原、刺激物更易侵入皮肤,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同时,患者体内的免疫调节失衡,Th2细胞因子过度表达,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这种多因素交织的发病机制与单纯由接触过敏原引发的过敏性皮炎存在本质区别。若怀疑患有特应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皮肤检查及过敏原检测等明确诊断。日常做好皮肤护理,使用温和保湿产品,修复皮肤屏障。同时,建议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重度特应性皮炎能治好吗
重度特应性皮炎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管理,病情可以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大幅提升,但目前难以完全根治。重度特应性皮炎具有复杂的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等多方面因素,这使得彻底治愈几率较低。从遗传角度看,患者往往具有特定的基因缺陷,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先天不足。皮肤无法有效阻挡外界过敏原、刺激物的入侵,水分也更容易流失,使得皮肤长期处于易敏状态。这种遗传因素造成的皮肤问题难以通过常规治疗得到根本纠正,即便病情缓解,遗传缺陷依然存在,疾病随时可能复发。在免疫方面,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存在免疫失衡,免疫系统过度活跃,使其可能对环境中的普通物质如尘螨、花粉等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皮肤,释放如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炎症介质,引发剧烈瘙痒、红斑、渗出、苔藓样变等严重症状。而且这种免疫紊乱是全身性的,持续存在于患者体内。虽然现有的治疗手段如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他克莫司等药物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免疫失衡状态。一旦停止治疗,免疫系统很可能再次失衡,导致病情反复,难以实现彻底治愈。若患有重度特应性皮炎,建议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日常注重皮肤护理,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修复皮肤屏障。另外,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饲养宠物等。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重度特应性皮炎什么意思
重度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且症状严重,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重度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遗传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往往具有特应性体质,存在相关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使皮肤屏障功能先天薄弱,更易受到外界刺激物与过敏原的侵袭。其次,免疫系统失衡也是关键环节,当皮肤接触外界过敏原、微生物等刺激后,免疫细胞被过度激活,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组胺等,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同时,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尘螨、动物毛发等持续刺激皮肤,也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发展为重度状态。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干燥情况严重,犹如鱼鳞状,伴有广泛且密集的湿疹样皮疹,可遍布全身,尤其在四肢屈侧、颈部、面部等部位更为明显。皮疹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渗出,进而结痂。瘙痒感极为剧烈,常令患者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与日常活动,导致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搔抓还会使皮肤增厚、苔藓化,形成典型的特应性面容,如眼周黑眼圈、下睑缘外翻等,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外貌与社交生活。重度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方面,对于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如氯雷他定。病情严重时,还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但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注意事项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沐浴露,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清洁产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洗完澡后应立即涂抹保湿剂,锁住皮肤水分,每天至少涂抹2-3次。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织物,减少尘螨滋生。尽量避免接触宠物毛发、花粉等过敏原,在花粉季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外出活动。饮食调整: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可记录饮食日记,观察进食后皮肤症状变化,若发现某种食物会加重病情,应避免食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