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北京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北京

MRSA院内肺炎威胁患者生命 及时经验性治疗刻不容缓

举报/反馈
2010-12-08 10:02:0039健康网社区

  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面对近年MRSA检出率呈现出的明显上升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和高死亡率, “MRSA院内感染诊治策略新进展”会议日前在京举办,近120位中外专家与会共同探讨更加积极有效的经验性治疗方法以应对MRSA感染对患者生命造成的日趋严重的威胁。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系副主任、美国温索普大学医院医科主任Niederman教授指出:MRSA院内肺炎始终是一类重要的疾病,由于现有抗菌药物很少能有效应对此类耐药菌株,因此治疗选择更为有限。

  Niederman教授强调指出,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有效快速地控制感染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因此,一旦怀疑住院病人发热是耐药菌株感染所致,经验性抗菌治疗是刻不容缓的。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尽早开展经验性抗菌治疗,从而降低病人死亡风险。从众多的临床实践来看,和万古霉素相比,利奈唑胺具有的众多优势已经使其被众多权威国际指南推荐为治疗耐药G+球菌感染的一线选择。近期最新的临床研究又进一步提示了利奈唑胺治疗院内炎有着更优于传统药物的临床疗效,给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导。

  近年来耐药革兰氏阳性(G+)球菌已成为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等院内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2008年查拉(Chawla)等研究表明,在中国大陆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中由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者占16%,且这一比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MRSA自1961年被发现后,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MRSA可在人体皮肤或者子内定植,在特定的情况,如患者免疫力低下等,会引发机体感染,重症感染甚至会很快导致病人死亡,MRSA作为临床上毒力较强的细菌之一,不仅感染发病人数多,死亡率也很高,被列为全世界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患之一。“由于现有的传统抗菌药物很少能有效应对此类耐药菌株,MRSA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 Niederman教授介绍说,“传统的治疗药物如万古霉素等,在治疗MRSA等顽固耐药菌时,随着最低抑菌浓度(MIC)不断升高,导致疗效显著降低,而且由于万古霉素对肺、脑、骨等组织穿透力低,疗效并不确切。而增加用量可能加重肾脏毒性,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还常有药物的相互作用。因此医生在治疗MRSA时常常面临两难的境地。”

  近日美国传染病学会第48届年会上发表的一项最新全球性研究结果,为MRSA所致院内肺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项全球性针对确诊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肺炎的最新IV期研究证实:在主要评价终点时,斯沃(利奈唑胺)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于万古霉素,具有统计学意义。ZEPHyR (利奈唑胺治疗MRSA所致院内肺炎)研究是迄今为止在此类人群中进的规模最大的研究。

  辉瑞新兴市场亚洲抗感染/特药医学事务部高级总监林昇锋博士说:“此大型对照研究的数据更丰富了斯沃治疗MRSA院内肺炎的证据,并为斯沃对于这一棘手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进一步依据。未来辉瑞还将继续致力于抗感染领域的研究,不断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强大的武器。”

  “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有效快速地控制感染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因此,一旦怀疑住院病人发热是耐药菌株感染所致,经验性抗菌治疗是刻不容缓的,”Niederman教授介绍说,“从众多的临床实践来看,和万古霉素相比,利奈唑胺具有的众多优势已经使其被众多权威国际指南推荐为治疗耐药G+球菌感染的一线选择。近期最新的临床研究又进一步提示了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肺炎有着更优于传统药物的临床疗效,给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导。”

  Niederman教授同时指出,抗菌药物敏感性,组织穿透性、治疗反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使用安全性与方便性与否等,在目前的临床治疗领域都需要引起广泛重视。与万古霉素相比, 利奈唑胺具有优越的组织穿透性,从而保证足量药物到达感染部位,从而更好的控制感染;在治疗反应率方面,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利奈唑胺治疗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感染均有显著疗效。对于MRSA院内肺炎,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及患者生存率相较于万古霉素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同时,利奈唑胺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轻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65岁以上老年患者都无须调整剂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以在充足治疗剂量下无需担心肾脏毒性问题。此外,利奈唑胺有静脉注射液/口服剂两种剂型,其口服剂型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接近100%,静脉滴注/口服贯序给药无需调整剂量,因此无论在使用安全性,以及降低整体医疗资源方面,都有杰出的优势。

(责任编辑:刘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