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王蔚军:预防霉菌性阴道炎简单、不麻烦

王蔚军 妇科,产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虽然是小疾病,但治疗过程比较麻烦,如何预防此病,广大女性朋友非常关注!为此,39健康网编辑特意采访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免疫妇科王蔚军副主任医师,教您如何远离霉菌性阴道炎!更多内容在:霉菌性阴道炎防治指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王蔚军:了解十大致病因素 远离霉菌性阴道炎


  医生介绍:

  王蔚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副主任医师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 ,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在中山大学妇产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并结业;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修妇产科临床专业,主要在产科高危病区及妇科生殖内分泌病区学习。多次参加过妇产科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了关于妇产科方面的文章10余篇。擅长各种妇科炎症、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月经异常、不孕不育等)、宫外孕、盆腔肿块、计划生育及并发症等的诊治,对孕期保健、产后并发症的处理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六全天

  王蔚军副主任医师指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并非‘防不胜防’,念珠菌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但并非会引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致病。预防此病,主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小细节,防止念珠菌的繁殖!”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治愈过程中及治愈后,一定要做到以下注意事项:

  1、合理选择避孕方式

  如果容易反复发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者,建议尽量不要使用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方法,比如避孕套、节育环等

  2、不要穿紧身化纤内裤

  穿宽松、透气的内裤,最好是使用棉质等天然面料的内衣裤,既可以呵护身体健康,避免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又舒适。

  3、合理使用卫生护垫

  当使用卫生巾或卫生护垫出现外阴搔痒症状时,不要继续使用同一品牌的卫生巾,换一下其他品牌的卫生巾。

  王蔚军副主任建议最好不要使用护垫,分泌物多的女性要勤换内裤。

  4、小心使用公共用具

  出门在外,要多注意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卫生防病意识。比如,不要随便使用宾馆的浴盆、穿长睡衣裤,在使用抽水马桶前要垫上卫生纸等,总之,一定要多注意卫生。

  5、适当清洁

  在没特殊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消毒洗剂、药物洗剂等,用清水清洗外阴,且要限制次数。另外,每天换洗内裤也是很重要的。

  6、单独清洗内裤

  如果家人或者自己患有足癣灰指甲时用一个洗衣盆同时清洗袜子和内裤是很危险的。很有可能造成念珠菌的交叉感染。所以,内衣裤一定要单独清洗。

  7、控制血糖

  既然过高的血糖是罪魁祸首,糖尿病患者就不要纵容血糖一路飙升了。因此,要从饮食和锻炼着手,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饮食方面宜清淡,少吃含糖份高的,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8、合理使用抗生素

  拒绝滥用抗生素,咳嗽发热、头疼等症状很有可能不是细菌引起,即使是细菌引起,盲目地使用广谱抗生素也使杀伤面积太广了。因此,使用抗生素要谨慎,合理安全用药才是关键。

  9、用热水烫底裤

  念珠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物质的抵抗力较强,在阳光下曝晒衣物是不能杀死念珠菌的,但是念珠菌惧怕高温,在6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一小时,念珠菌会被杀死。

  另外,我们在使用前,也可以用吹风机吹吹底裤等衣物,也能起到高温杀霉菌的作用。

  希望以上方法对广大女性朋友们有帮助,让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远离您!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单文贤)

2010-09-02 01:06:00浏览1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王菊莉
精选
王菊莉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去咨询
儿童癫痫,成人癫痫,老年癫痫,术后癫痫,后遗症癫痫,继发性癫痫,外伤癫痫,脑梗癫痫等疾病的诊治;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及定位;婴幼儿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诊疗;抽动障碍、多动障碍、孤独症、自闭症、高热惊厥的诊治。癫痫控制率高,诊断及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田斌群
精选
田斌群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去咨询
运用雷诺瓦(Renova)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想要提升性能力患者;同时运用玻尿酸注射增粗增大,玻尿酸治疗早泄、延长性生活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心理疗法、行为训练、特定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性欲低下等长期致力于男性私密整形术,阴茎假体(支撑体)植入手术、隐匿性阴茎短小整复延长、包皮手术,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微创腹腔镜手术,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微创手术治疗等。
张家兴
精选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肿瘤科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
去咨询
肺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乳腺肿瘤及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包括肿瘤的化疗灌注及栓塞、碘125粒子植入、微创消融、肾上腺动静脉造影、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肿瘤、脾动脉栓塞、肿瘤相关的血管支架植入、外周动/静脉栓塞、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等,早中晚期不同阶段肿瘤的微创综合治疗。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肺炎一般多久才会恢复,会引起头痛吗
病毒性肺炎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轻型患者在1-2周左右可恢复,中型患者可能需要2-4周,而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4周以上。病毒性肺炎有可能会引起头痛。建议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对于轻型患者,病毒感染程度较轻,仅引起轻微的肺部炎症反应,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识别并清除病毒,同时修复受损的肺部组织,所以1-2周左右即可恢复。中型患者肺部炎症较为明显,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身体需要调动更多的免疫细胞来对抗病毒,炎症的消退和肺部功能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需要2-4周。而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肺部病变广泛,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需要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这类患者不仅肺部损伤严重,还可能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身体的恢复过程复杂且缓慢,所以需要4周以上的时间来逐渐恢复。对于病毒性肺炎患者,在病毒感染后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这些介质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脑血管扩张或收缩,从而引起头痛。其次,发热是病毒性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升高会使脑部血管扩张,增加颅内压力,进而引发头痛。另外,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睡眠质量差等因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这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头痛。如果头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伴有呕吐、意识障碍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痛的常见病因和处理方法有哪些
大多数人都有过头痛的经历,疼痛部位包括头部、头皮,有时甚至会蔓延到颈部,疼痛程度从轻微到重度都有可能。大多数头痛可能只持续一小段时间,但有些头痛却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相应的治疗方式包括改变生活习惯、多休息、服药等。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头痛有哪些类型。【头痛有哪几种类型?原因为何?】头痛可以按照原因进行分类,具体如下:「原发性头痛」一般认为,人体脑部、神经、头骨内外的血管、头颈的肌肉都有化学物质在起作用,原发性头痛通常源于脑部疼痛感受器过于活跃,也就是说,不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这种类型的头痛主要包括紧张型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1、紧张型头痛:这是最为常见的头痛类型,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疼痛。紧张型头痛会持续发作于头部两侧,一开始可能先感觉到颈部和肩膀肌肉僵硬,随后僵硬感会逐渐扩散到头部前侧,眼窝和下巴会出现压迫感。任何年龄层都可能出现这种头痛,但通常不会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症状一般在30分钟至数天后消失。2、偏头痛: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头痛,头的前部或两侧会出现搏动性疼痛。通常是头部一侧先出现症状,然后逐渐扩散到两侧,可能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畏光、怕吵等其他症状。偏头痛的发病率较高,每5位女性中就有1位患有偏头痛,男性则是每15人中有1人受其困扰。3、丛集性头痛:患者头部单侧与眼周会出现非常剧烈的疼痛,甚至可能在半夜被痛醒。这种头痛通常每天都会发作,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会慢慢缓解。头痛缓解后,通常会有一段舒缓期,可能要过几个月或几年,头痛才会再次发作。不过,10%至20%的丛集性头痛属于慢性类型。「继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通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1、外伤所致头痛:由头部外伤引起,如脑震荡、脑挫裂伤等,头痛的性质和程度因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而异。2、血管性头痛:常见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头痛多为搏动性或胀痛,可伴有头晕、心慌等症状。3、颅内压改变所致头痛:包括颅内压升高(如脑肿瘤、脑积水等引起)和颅内压降低(如腰穿后、脑脊液漏等引起)导致的头痛。颅内压升高时,头痛常伴有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颅内压降低时,头痛多在站立或坐起时加重,平卧时减轻。4、五官科疾病所致头痛:鼻窦炎可引起鼻窦区域的闷痛或胀痛,伴有流涕、鼻塞等症状;青光眼可导致眼眶周围及前额部疼痛,同时伴有视力下降、眼胀等症状;中耳炎也可能引起耳部及周围头部疼痛,常伴有耳部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5、精神性头痛: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如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头痛的表现多样,可伴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什么时候该看医生?】虽然大部分头痛通过多休息就能缓解,但严重的头痛有可能是重病的征兆。若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a、头痛剧烈、十分严重,与过去的头痛情况完全不同。b、头痛持续不缓解,且不断恶化。c、头部手术后开始头痛。d、只要一咳嗽、大笑、打喷嚏、变换姿势、身体移动,头部就出现疼痛。e、出现大脑或神经有问题的症状,比如感到虚弱、口齿不清、意识混乱、记忆力下降、昏昏欲睡等。f、头痛伴随着其他症状,例如发烧、颈部僵硬、起疹子、吃东西时下巴痛、视力模糊、头皮酸痛、一眼出现疼痛或红肿的现象。【头痛怎么医治?】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一般不是特别危险,只要改变生活习惯,症状就会有很大改善,患者可以尝试以下放松技巧:a、做瑜伽。b、按摩。c、运动。d、热敷前额与颈部。https://pimg.39.net/upload/ask/c200842/20250324/org/1904099452851982357.png若头痛较为明显,可选用非处方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按药品说明书或医生指导的剂量服用,能有效缓解疼痛。但要注意,此类药物不能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哪些实用技巧可避免头痛?】若经常出现紧张型头痛,可以每天详细记录可能触发头痛的原因,然后据此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尽可能避免头痛发作。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有帮助,比如规律运动、规律睡眠及用餐,并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同时减少咖啡因与酒精的摄入。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偏头痛的病因有哪些呢
头痛主要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继发性头痛是由疾病或创伤引起的头痛,而一般人较为常见的主要是原发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和偏头痛。其中,偏头痛不仅相当常见,还可能在小时候就出现症状,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才逐渐消失。以下将介绍偏头痛的三种主要类型,并提供医生诊断偏头痛的标准。【出现偏头痛的原因】很多人都有过单侧或某个点的头痛,这就是所谓的偏头痛。然而,偏头痛的原因至今尚无确切答案。过去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血流的波动、血管收缩所致,不过学者发现,血流和血管状态虽然是相关因素,但不会直接导致头痛。目前学者进一步发现,血清素和雌激素等激素的浓度变化,也会引起血管的收缩或血流变化,这对偏头痛有很大影响。因此,女性在月经期或更年期出现的雌激素变化,或许是女性偏头痛比例高于男性的原因。【偏头痛有无先兆主要分三类】根据国际头痛协会(HIS)发布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IHCD-3),偏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有很多种,但主要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先兆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三种,其中,多数患者属于无先兆类型。「无先兆偏头痛」a、符合以下4项特征中的至少2项:-单侧性-搏动性-中或重度疼痛(影响日常活动)-日常体力活动(如行走或爬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会主动避免此类活动b、头痛发作期间具备以下2项中的至少1项:-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畏声c、在没有其他明确的可解释头痛原因的情况下,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上述标准,且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先兆偏头痛」a、先兆症状涵盖视觉、感觉、语言、运动等方面:-视觉先兆常见,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等-感觉先兆可表现为针刺感、麻木等b、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持续5-60分钟c、随后出现头痛,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特征,且头痛与先兆症状之间的间隔不超过60分钟d、排除其他可解释头痛原因,至少有2次发作符合上述标准「慢性偏头痛」a、头痛平均每月发作15天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b、其中至少有8天的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或先兆偏头痛的特征c、排除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等其他原因导致的频繁头痛d、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可能因长期头痛出现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并发症虽然偏头痛的确切病因仍是个谜,但是仍然能从许多相关因素着手治疗,如压力或激素等。因此,如果有长期、严重偏头痛的症状,建议写下自己的头痛日志,提供记录给医生等专业人员作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银屑病是怎么染上的头上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感染因素、精神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1、遗传因素:银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时,个体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个体更容易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发病。2、免疫功能异常: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正常皮肤细胞,导致皮肤细胞过度增殖和堆积,形成典型的银屑病皮损。免疫功能紊乱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3、感染因素:感染是诱发银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细菌(如链球菌)和真菌(如马拉色菌)感染。这些病原体可能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银屑病的发生或加重。4、精神因素和生活习惯: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紧张、焦虑、睡眠不足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均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而诱发银屑病或加重病情。头部银屑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怀疑患有银屑病,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合并脂溢性皮炎时可遵医嘱联合抗真菌药物,必要时进行光疗或生物制剂治疗。此外,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