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1月23日,一位独居在海珠龙潭一座楼梯楼7楼的老人家需要的食物、酒精等物资配送到位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珠攻坚队4队队员徐小华医生松了口气。
原来,徐小华医生在上楼采集核酸的过程中,发现这位老人一个人独居,也没有智能手机,储备的物资很快就要消耗完了。徐医生放心不下,联系老人的家属和所在社区,没想到当天晚上社区就为老人家安排了物资,响应很快。
海珠攻坚4队第三网格的负责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黄庆医生介绍,医护人员每天挨家挨户上门采核酸的同时,会一一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有的人想家了,他们会耐心的安慰;有的人缺少物资或者需要医疗救援,他们会协助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解决,“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是治病救人,但是来到封控区,通过这种方式来排除居民的疾苦,医病医心,也是一种职责!”
广州最近气温骤降,雨一直下。为了给第八网格的居家隔离的居民完成每日的核酸采样任务,攻坚队员们早早就出现在了海珠区龙潭村。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黄海群护师,已经和她负责采样的龙潭村第八网格内的三栋居民熟络起来。大家听到做核酸的通知后,都打开房门有序做核酸。
“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只要想到能为大家服务,居民们也能积极配合,心里还是暖暖的。”
黄海群护师正在为居民进行上门核酸采样
志愿者在进行扫码工作
海珠攻坚4队负责第八网格的网格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杨超民护士主要负责网格内核酸采集的统筹安排工作。他说,“现在好很多了,第一天来网格的时候,除了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外,还要摸清楚网格内的地形楼栋情况,只能边做边摸索。现在地形基本清楚,医院后续又增派了人力,每天都能完成所有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每天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就是最开心的事!”
海珠攻坚4队队员正在封控区开展工作
据了解,11月13日深夜,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到紧急支援海珠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增派60人到海珠龙潭,截止到目前,医院派出7支攻坚队共388人支援龙潭、龙凤、康鹭等海珠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在海珠攻坚队4队的60人里,最小的23岁,最大的有50岁,其中党员21人,占三分之一。
(编辑:叶芳 通讯员:彭泓博 魏星 图片:医院供图)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