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对便秘问题不能一知半解 认识是治疗预防的基础

  便秘是一个很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许多患者盲目服用各种溶剂、通便剂,往往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也可进一步损伤肠道神经丛,更有甚者是相当一部分非专科医生对便秘的问题也是一知半解,很容易给病人提出错误的治疗建议。因此肛肠专科医院、肛肠专科医生,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便秘的防治知识,这样才会使人们了解、认识便秘,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恰当的治疗方法,降低便秘的发病率,降低便秘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降低便秘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便秘,是人类认识最早的病症,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等著作中称之为“大便难”“脾约”“秘涩”“秘结”“大便涩滞”,认为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情志失调而引起粪便滞留于肠间,排除困难的一个局部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是由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症状,与性别、年龄、饮食、职业、遗传、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地理分布、区域以及种族、性格等多种因素有关。便秘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但它背后却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病因,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危害:便秘损害肠胃功能,顽固性可引发老年痴呆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便秘的发病率为2%-3.7%,根据这个率计算,我国至少有2.4千万-4.4千万人患有便秘。根据临床观察,在我们的深圳市,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便秘已经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了,特别是在“白领阶层”发病率更是高得惊人。便秘已经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那么便秘到底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便秘时由于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以直接引起和加重肛门直肠疾病,比如直肠炎、肛裂痔疮等,而这些病反过来又能引起和加重便秘,一旦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粪便在直肠内停留的时间长,过量的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臭、肛门排气多现象。

  2.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工作中发现,便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甚至猝死。目前医学研究表明因便秘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3、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长期的便秘可影响大脑的功能,代谢产物长时间停留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新分扩散列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肠功能,主要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4、便秘与结肠癌关系密切

  临床研究发现,便秘病人结肠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多,原因是便秘使排泄物在结肠停留时间过长,粪便内致癌物质长时间作用于结肠所致。

  5、便秘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密切

  有研究发现,30-40%的老年痴呆症病人在他们青状年时,患有顽固性便秘

  以上是便秘给人体带来的主要危害,至于便秘患者在排便过程造成的身心痛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预防:人为抑制便意可能导致便秘,预防应从饮食调节做起

  说到便秘可以说是人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又往往是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有必要给便秘下一个医学的定义。首先我们要明确便秘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一般是指排便不规则,次数少,排便困难,不适或疼痛。由于引起便秘的疾病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对便秘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还有利于便秘的治疗。

  正常人排便习惯不同,大多数人排便次数在每天3次到3天1次之间,排出的大便应软而长,如粒状,可盘曲2-3圈以上,便症是指排便过程不顺利,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

  2.排便困难,伴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肛门坠胀,便不尽感或者需用手法帮助等。

  3.7天内排便少于2-3次。

  引起便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良的饮食和排便习惯;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医原性因素;结直肠外的病变;结直肠功能性疾病;付直肠器质性病变。虽然原因很多,但常见的和我们每个人可以纠正的主要是不良的饮食和排便习惯。比如:从人们的饮食结构来讲,含纤维素越来越少,是一个普遍的原因。运动量少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人为的抑制便意,比如工作忙,小孩贪玩,当有便意时,不去解大便而是强忍,待便意过去后再去,就可能排出困难。还比如有人习惯于边看书报边解大便,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便意很容易消失。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等都会引起便秘。

  便秘一旦出现就应该积极的纠正、治疗。李教授建议首先通过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很多便秘问题就可解决。

  如何调节饮食呢?主要是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如果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到医院去向医生咨询了。一般现代医学将便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结肠慢运输型;第二类出口梗阻型;第三类是混合型。通常会通过排类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肛肠测压、盆底肌电图检查、电子结肠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防治便秘 应先从认识开始

2010-03-17 15:39:00浏览1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药贴敷疗为什么很痒
中药贴敷疗很痒,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过敏、药不对症、皮肤损伤、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接受有效的治疗。1、正常现象中药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中药材制成膏状,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于皮肤表面,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由于中药贴敷疗法是一种外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局部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自行缓解。2、过敏若是患者对使用的中药贴其中的成分过敏,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停止使用中药贴敷疗法,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3、药不对症如果患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盲目使用中药贴敷疗法,可能会导致药不对症,从而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甚至会导致病情持续加重,出现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4、皮肤损伤如果患者皮肤本身存在皮肤破损的情况,在使用中药贴敷疗法的过程中,药物可能会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从而加重皮肤损伤的情况,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消毒液、75%酒精等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5、细菌感染如果在贴敷疗法的过程中,患者不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也会伴随着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改善症状。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婴儿中药贴贴肚脐的作用
婴儿中药贴贴肚脐具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改善睡眠、增强体质、辅助治疗疾病作用。 1、调理脾胃 婴儿的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婴儿使用中药贴贴肚脐,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从而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2、促进消化 婴儿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一次性吃过多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容易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婴儿使用中药贴贴肚脐,可以促进消化,从而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3、改善睡眠 如果婴儿存在睡眠不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哭闹不止、睡眠不安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婴儿使用中药贴贴肚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婴儿的睡眠质量。 4、增强体质 中药贴中含有许多可以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在婴儿患病期间,家长可以遵医嘱使用中药贴贴肚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婴儿的体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5、辅助治疗疾病 如果婴儿存在腹痛、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贴贴肚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给婴儿使用中药贴时,要注意避免将药物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家长平时应注意婴儿的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如果婴儿使用中药贴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