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9月10日,36岁湖南籍歌手傅松因嚼食用槟榔患口腔癌去世。此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即冲上热搜。在今年6月,傅松最后一次发布视频,称口腔癌已复发了三次,视频中的他左脸已经溃烂,血水不断滴落,槟榔致癌再次冲上热搜。
本文指导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越秀院区口腔黏膜病科 鲍喆煊主任医师
可能很多广东人觉得嚼槟榔可能都是部分人的习惯,跟自己关系不大,比如在一些湖南的城市,大家见面寒暄后,互相“散槟榔”已经成为社交礼仪。殊不知,槟榔--这个口腔癌背后的“元凶”,早已成功入侵广东!过去的2个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越秀院区口腔黏膜病科做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70名长期咀嚼槟榔从而罹患一种或多种口腔黏膜疾病的患者,结果发现,超过四分之一都是广东本省人!
30岁以下嚼食槟榔而罹患口腔黏膜疾病的患者近九成
调查发现在来广医口腔医院越秀院区口腔黏膜病科就诊的患者中,第一次咀嚼槟榔的经历发生在20岁以下的比例是28%,在20岁-30岁间的比例接近60%。这再次说明了嚼槟榔患者的低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对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健康宣教亟待加强。 “我们去年就曾介绍了一个21岁大学生因咀嚼槟榔导致张不开嘴的病例,因为好奇接触槟榔到成瘾患上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口腔黏膜病科鲍喆煊主任医师表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可以说是因槟榔而生的疾病,如果没有槟榔,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这个病种几乎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口腔癌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嚼槟榔是为了“提神醒脑”
接近三分之一的患者表示他们嚼食槟榔有“上瘾的感觉”,每日不嚼就浑身乏力不适。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表示嚼槟榔是为了“提神醒脑”。也有少数患者说自己嚼槟榔是迫于社交压力。
但嚼食槟榔真的能提神醒脑吗?鲍医生说:“‘提神醒脑’在很多槟榔广告中都可以看到,槟榔中含有较多的生物碱物质,食用后会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有一定的提神醒脑作用,但槟榔成瘾性强,长期咀嚼出现严重的心理依赖,患者容易变得精神萎靡不振。总结起来就是槟榔提神,但容易上瘾且致癌,为了提神嚼槟榔,得不偿失。”
此外,调查结果发现,咀嚼槟榔习惯和从事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月收入都有一定的关系。鲍医生说:“我们发现有超过90%的患者,身边的朋友和亲属同样有咀嚼槟榔的习惯。”
鲍医生最后呼吁道:“逝者已矣。作为口腔健康从业者,我们对每一位因嚼食槟榔患口腔癌而离世的患者感到悲痛和惋惜。同时,我们又迫切地意识到,在广东地区,特别是对年轻人群,也需要加强槟榔危害的健康宣传。我们强烈呼吁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嚼槟榔的危害性,让类似的悲剧尽可能少发生、不发生。”
(通讯员:张曼莉、李耀文、郭千千)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