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访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初俊——九成消化性溃疡是可以根治的

 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城市中溃疡患者也急剧蹿升,众多患者正饱受溃疡带来的种种痛楚--腹部疼痛,胃灼热,打嗝……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当,溃疡反复发作,严重时甚至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溃疡癌变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身心健康。

  “一日溃疡、终生溃疡”,“溃疡不得不知道,得了忘不掉”等系列民谣深刻地反映了溃疡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的现状。溃疡久治未愈当心癌变的提醒更是让患者忐忑不安……

  消化性溃疡是否真的无法根除?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专家李初俊主任看来:只要用药规范,加之合理的饮食,九成消化性溃疡是可以根治的。

  采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李初俊主任

九成消化性溃疡可根治


  专家简介: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肠学组成员和青年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结直肠癌工作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超声内镜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学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大肠俱乐部首批授权大肠镜培训师。

  擅长疾病:擅长于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并潜心于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工作。熟练进行各种消化内镜,包括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和胶囊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操作,手法娴熟。擅长于借助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息肉、早期消化道癌、胆胰管病变及各种消化道出血性、阻塞性、狭窄性病变,包括各种扩张术和消化道、胰胆管支架置入术等。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揪出消化性溃疡的五大致病元凶

  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非常高。据早期统计,约10%一12%的人一生中会患消化性溃疡,发病人群更是非常广泛。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更是节节攀升。目前,虽然没有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具体统计数字,但是从医院就诊人数来看,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还是非常高的。

  谈及消化性溃疡高发的原因,李初俊主任认为:“胃酸和幽门螺杆菌是重要致病原因。上个世纪初,著名胃肠病学家斯瓦茨有一句名言--”无酸无溃疡“。此语道出了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胃酸。食物的消化离不开胃酸,但过多的胃酸分泌却也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幽门螺杆菌也被证明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特别是在十二指肠溃疡中是重要致病原因。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临床上发现很多溃疡患者体内含有此菌。为了验证幽门螺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科学家甚至拿这种病菌喝下去,直接诱发急性溃疡的发生。

  除开胃酸和幽门螺杆菌是致病要素外,环境、精神、甚至药物等都可能致病。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食用肉类、吸烟,饮酒均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也引起溃疡。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会增加91。5%的胃酸分泌,长期大量吸烟不仅不利于溃疡的愈合,亦可致其复发。

  不良饮食也可能对胃粘膜引起理化性质损害作用,形成溃疡。据临床观察,咖啡、浓茶、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以及偏食、饮食过快、太烫、太冷、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导致患上溃疡。此外,李初俊主任还特别提醒:“过度紧张、悲观等不良情绪也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消化溃疡是不会遗传的疾病

  在民间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消化性溃疡是可以遗传的疾病。并且煞有其事地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是单独遗传,互不相干。例证为胃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胃溃疡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倍;而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较多发生的是十二指肠溃疡而非胃溃疡。

  对此,李初俊主任认为:“消化性溃疡不是一种遗传疾病。溃疡患者家族发病率之所以较高,可能与血统、基因相关,并且,家族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如某一家族爱喝酒、爱吃腌制品、咸鱼等食品,都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失衡进而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却绝不是一种遗传的疾病。”

  药物治疗九成可根治  但用药贵在坚持与规范

  消化性溃疡,在大多数人眼中,不算是一种顽疾,也不足以让人谈病色变。事实却非如此,无论是“一日溃疡、终生溃疡、还是不得不知道,一得忘不掉”的说法,都是对消化性溃疡疾病最为真实的反映: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疼痛难忍……

  莫非消化性溃疡也是难以根治的疾病?李初俊主任坚定地予以否认。在李主任看来:“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来看,药物治疗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大多数溃疡病例中,幽门螺杆菌是重要致病因素。根除该细菌,不仅有助于溃疡愈合,且能减少复发甚至改变本病的自然病程。但是,由于大多数抗菌药物在胃内酸性环境中活性降低,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易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药物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上便发展了联合疗法:抑制胃酸分泌药、抗菌药物或起协同作用的胶体铋剂联合应用,治疗溃疡。”即经常采用的三联、甚至是四联疗法,通过药物的控制,抑制过多的胃酸分泌、消灭幽门螺杆菌,消除消化性溃疡的致病温床,进而根治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因幽门螺杆菌致病的十二肠溃疡。通过三联、甚至是四联药物疗法,可以完全根治十二指肠溃疡。

  当然,对于部分胃溃疡患者来说,即使采用三联、四联药物治疗,也有可能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体内胃酸分泌过多,临床上吃药时候胃酸控制会很好。但停药以后,胃酸分泌又会增高,导致溃疡的发作。针对此类特例患者而言,目前唯有长期少量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进而防止胃溃疡的复发,病情的恶化、减少出血症状的发生。

  “无论是三联疗法还是四联疗法,在治疗上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90%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是可以彻底根治的。但患者必须注意注意合理、规范、系统的用药,用药一定要按疗程服用。临床上也经常出现很多患者,只要疼痛减轻、甚至是消失,便停止用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做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根治是百害无一利的,直接导致药停后,消化性溃疡复发。因此,溃疡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切勿自作主张。”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规范用药,李初俊主任特别提醒。

  反复出血应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上还有些顽固性溃疡纵然经过内科药物治疗,依然可能出现久治不愈,甚至伴随着大出血的危险状况。而大量出血可导致贫血、甚至休克,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胃溃疡出血不容忽视。

  对此,李初俊主任强调:“对于出血的顽固性溃疡,止血是非常有必要的。除药物治疗外,可以借助内镜进行镜下止血治疗,包括在出血性溃疡周围黏膜下注射药物止血、应用金属钛夹封闭出血血管止血、内镜下电凝固止血治疗等。确实无法控制出血时,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饮食疗法作用有效  但合理饮食可预防复发

  “食疗”作为时下非常热门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针对各类病人的病情需要,通过合理的膳食调配来改善病人体质,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促进康复。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饮食疗法是否奏效了?对于盛传的消化性溃疡食疗的食谱,是否可信了?

  对此,李初俊主任认为:“食疗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有限;对于各种食疗食谱,应谨慎对待,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患上消化性溃疡,不应忌讳用药。唯有通过药物的治疗,治愈溃疡后,在饮食上加以注意、保养,进而有效地防止溃疡复发。”

  总的来说,为防止复发,消化性溃疡患者在饮食、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多食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戒除烟酒,适当饮食适宜数量的脂肪,抑制胃酸的分泌。

  其二:进食要有规律,且不可过饱或过饿。

  其三:力避紧张的情绪,保持的愉快的心情,对于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作也行之有效。

  采访最后,李初俊主任一再提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合理、规范、有效地用药,一定可以根除多数消化性溃疡的。”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磊 通讯员:简文杨)

2010-03-10 08:56:00浏览1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严重心气虚怎么治疗最快
通常不存在严重心气虚怎么治疗最快的说法,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调理。心气虚是指心气虚弱,推动血液功能减弱,心肌缺乏血液的濡养,使心脏功能减退。多由久病失调、劳累过度或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引起的。1、一般治疗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以及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选择一些有益的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同时,也需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保持饮食健康,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挑食等。2、物理治疗患者可遵医嘱选择针灸治疗,如针刺心俞穴、厥阴俞穴、内关穴等穴位,具有调理心气虚的作用。同时,也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中指端按揉心俞穴、厥阴俞穴、内关穴等穴位,可起到滋阴补肾、宁心安神的作用。3、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安神定志丸、柏子养心丸、酸枣仁合剂等药物进行调理。安神定志丸具有定志安神,益气镇惊的功效,主治心气虚浮,精神恍惚,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胆怯心悸等症。而柏子养心丸具有滋阴补血,补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治疗。酸枣仁合剂则具有养血安神,清心除烦,益肝胆,镇静的功效,主治血虚心悸,虚烦失眠等症。若患者出现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气阴两虚怎么回事,怎么办
心气阴两虚一般可能是过度劳累、久病体虚、饮食不当、情绪波动大、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长期过度劳累,可能会损伤体内气血,导致心气不足,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生脉饮、益气养阴口服液等药物。 2、久病体虚 如果患者长期患病,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出现上述不适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进行调理。患者平时也可以适当吃一些红枣、桂圆等食物,有助于补气养血。 3、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无法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南瓜粥、面条等食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 4、情绪波动大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适当进行户外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舒肝丸、丹栀逍遥丸等药物。 5、药物影响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温燥类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可能会导致体内津液大量流失,从而导致不适。患者需要咨询医生后及时停止服用此类药物。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四物汤、益气复脉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气不顺堵在胸口吃什么药
心气不顺堵在胸口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香砂养胃丸、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丸、复方丹参滴丸、养心定悸颗粒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 1、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主要是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阳不足、湿阴气滞所引起的胃痛、痞满等症状,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心气不顺引起的胸口堵的现象。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 2、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主要是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证、气机不畅所引起的胸闷、胁肋疼痛、腹胀、情志抑郁易怒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心气不顺、胸口堵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 3、血府逐瘀丸 血府逐瘀丸主要是由柴胡、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瘀血内阻引起的头痛、胸痛、胸闷、失眠多梦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缓解心气不顺引起胸口堵的情况。 4、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引起的胸闷、心前区刺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情况,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5、养心定悸颗粒 养心定悸颗粒主要是由党参、黄芪、当归、茯苓、五味子、麦冬、红花、炙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引起的心悸、头晕、失眠、多梦、盗汗、神疲乏力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心气不顺引起的胸口堵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范铁兵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当心气心血亏虚不能濡养肾脏时候会导致什么疾病出现
当心气心血亏虚不能濡养肾脏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肾虚、血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潮热盗汗等疾病出现。1、肾虚心主血,心气心血亏虚会导致心脏不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肾虚,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冰凉、全身乏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吃韭菜、黑芝麻等食物进行调理。2、血虚心气心血亏虚会导致心脏不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血虚,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手足发麻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吃红枣、桂圆等食物进行调理。3、阴虚火旺当心气心血亏虚时,由于心脏不能够濡养肾脏,会导致肾脏出现阴虚火旺的情况,进而引起五心烦热、盗汗遗精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吃些滋阴的食物,比如桑葚、枸杞子等。4、气滞血瘀由于心气心血亏虚,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长期如此就会导致气滞血瘀的情况发生。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血府逐瘀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吃山楂、陈皮等食物进行调理。5、潮热盗汗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使体内的阴液大量消耗,从而出现潮热盗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滋阴的食物进行调理,比如雪梨、银耳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中气不足、心气不足吃什么药
中气不足、心气不足可以吃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补中益气丸、补心气口服液、养心生脉颗粒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1、人参归脾丸 人参归脾丸属于中成药,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也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如果患者存在心气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2、柏子养心丸 柏子养心丸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也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等不适现象,也可以用于改善中气不足引起的不适现象。如果存在上述症状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3、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主要由黄芪、党参、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也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如果存在中气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4、补心气口服液 补心气口服液主要由黄芪、人参、石菖蒲、薤白等药物组成,具有补心益气、理气止痛的功效,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所引起的胸痹,症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乏力、精神疲惫等。如果存在上述症状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5、养心生脉颗粒 养心生脉颗粒主要是由党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所以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养心生脉颗粒进行调理。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量吃一些补气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等,也可以适量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头晕恶心气短怎么回事,怎么办
头晕恶心气短可能是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引起的,但也可能与低血糖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存在经常熬夜、长期睡眠不足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身体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从而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卧床休息,缓解不适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在睡前喝热牛奶、泡澡等,放松身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情绪紧张 当患者处于情绪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平时也可以适当进行游泳、爬山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出现情绪紧张的情况。 3、低血糖 低血糖通常是指血糖低于2.8mmol/L的情况,通常与过度饥饿、糖分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时,一般会出现头晕、恶心、大汗淋漓、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巧克力、含糖饮料等高糖食物,补充血糖,缓解低血糖的情况。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头晕恶心气短还可能与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有关,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如何养心气血,可以吃什么
养心气血通过生活调理、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进行改善,可以吃一些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药物来治疗。1、生活调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熬夜,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自身保暖,避免身体受凉,以免引起肺部感染,导致气血不足的情况加重。2、中药调理如果患者出现了心血虚、气虚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归脾丸、归脾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人参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不适症状,而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也具有一定的养心气血的作用。3、针灸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穴、心俞穴、厥阴俞穴等,可以起到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的作用。4、食物气血不足可能是由于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长期患病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失眠、健忘、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吃一些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比如红枣、枸杞、桂圆、猪肝、阿胶等,可以辅助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5、药物如果患者气血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饮食调理并不能够得到改善,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来治疗,比如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这些药物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血不足情况。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要避免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理疗方式来调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