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广东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就医·广东

亲历在小诊所就医:裸手收完费又打针

举报/反馈
2010-01-26 07:57:0039健康网

  很少去小诊所看病,这次是因为先生的手发病,突然肿得动不了,因时间太晚,去大医院的话,医生也下班了,所以只好就近去小区外面的小诊所。这个诊所不大,是路边一幢几层的楼,外墙上写着写着“谢志斌医馆-中西医特色治疗”。一层的大堂,经常坐着好多打点滴的患者。据平时观察,一年365天,人流量不断,猜想这样的诊所在费用上也不至于宰人,也不至于乱诊断吧……哪想到,做完治疗后才觉得后怕,怕得很!

  不用挂号,估计病情找医生

  进诊所后才知道,原来不用挂号的,自己判断一下是什么问题,进去找医生就好。如果自己搞不清楚,在诊所里找个工作人员问一下,就会告诉你找谁。我们找了个人问,就被诊所里类似“护士”的大妈指引进一个房间,让房间里的医生看。

亲历在小诊所就医:裸手收完费又打针

  发现:就算这个医生不擅长这个科的疾病,也不会建议你换另外的医生

  人少,看病快

  进去后挺高兴的,医生周围仅围着三个人,两个是病人,一个是陪同。对公立大医院来说,可不容易见到这种患者稀疏的场面,人满为患是常事,看个病花上二三个小时等待,也很正常。小诊所,人少,看病快,省时间;坏处,根本没什么隐私,没有叫号的秩序,全部患者围在医生旁边等待。

  很快就轮到我们了,医生看了一下肿起的手肘,捏了捏,问了几句,说可能是滑膜炎,要做针灸、打点滴、热疗、吃药,大概一个星期才能好。

  感受:感觉诊断还是很马虎

  不同症状,似乎人人都要做针灸

  医生看完一个病人,开完单,就让交费,交完费,拿单回来做针灸,做完针灸,又接着回来看下一个病人,不慌不忙。如果是单个病例,没得比较,因为我们站在医生旁边看他诊断了几个病人,发现:不管病人诊断结果如何,最后都是要求做针灸,必须的。。

  出来的时候发现,医生诊室门口坐了个年轻女子,据说是感冒,扎了一头的针,连两只手也都扎上了,像刺猬。

  疑问:难道“中西医结合”就是指每人都要做针灸?还是仅仅因为巧合?

  大庭广众之下打针,毫无隐私

  准备打针了,问在哪里打?刚刚收完费的大妈努努嘴说,进来,坐那凳上吧。

  一看那凳子,摆在药架中间,无遮无拦,左边是透明的玻璃,右边是向路边的窗户。。

  进去后,大妈麻利的从抽屉里拿出一包一次性的针,从药架上取下药品,吸进针管,再从白大褂里掏出一根棉签,醮上碘酒涂上,开始打针。打完后,把棉签往针眼处一按,说,可以了。后来发现居然按错了位置,鲜血直往外崩。。。

  发现:大妈刚刚收完费,又没洗手,又没消毒,又没戴手套,而且棉签是散装着放在衣服口袋里的。

  无病历,也无药单

  看完病,交完费,做完针灸,打完针,做完热疗,拿完药,花了近2个小时,合计才55块。药是用小纸袋装的,一片一片的,不知道是什么药,只是在袋子上写了服用次数和粒数。

  疑问:到底是开的什么药呢?患的是什么病呢?如果打针的人拿错了药注射进去,或者拿药的人给错了药,有什么凭证找回医院负责呢?

  后续

  先生坚持吃了几天药,做了几天所谓的针灸、理疗。据说做完当天有改善,之后就没有好转了,估计开的是一些消炎药,起了点消炎作用吧。

  记得之前采访省中医院相关针灸专家的时候,专家谈到,手法好的专家,针灸进去的时候是没什么感觉的,直达患处时,有酥麻的感觉,比较舒服,而且一般很快可以缓解疼痛。而据先生回忆,针灸的时候,有些针扎进去疼,有些没感觉,有些感觉有点麻,扎完手肿得更厉害了,搞得他都怕了,不敢再去。而所谓的理疗,就是一个热敷的东西,敷在患处。

  对于这种小诊所,只能说怕!怕!怕!虽然看病快捷,但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单从安全卫生的操作流程上看,就存在很多问题,怎么可以一边收费,一边打针?怎么可以把棉签散装的放在口袋里?怎么可以没有病历?收完费,怎么没有明细清单?

  就医难,就医难,难在哪里?难在大医院不好进,小医院又不敢进。

  现今老百姓就医确实很难,确实需要更多的民营和社区医院站出来,分担大医院的压力,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对于医疗的卫生问题,他们并不清楚,而且很多人也确实没有能力去大医院就诊,小诊所是他们治疗的便捷去处,但这样的去处,真正能给老百姓带来健康吗?能让老百姓看完病后,得到相应的保障吗?至少从现在看来,是不能的。希望国家可以拿出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这些民营诊所,至少在操作和流程上应该规范,保障老百姓的基本权益,规避一些操作上隐藏的安全问题,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相信规范后,将会有更多百姓信赖民营和社区医疗机构,真正缓解中国看病难的问题。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邹莲)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