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痔疮可能掩盖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在消化道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高居第三位。但是由于结直肠癌知识宣传的匮乏,公众对其知之甚少,预防不到位,及时、有效治疗更显不足。以至于临床上时常出现一些身染结直肠癌,却毫无知情的患者;更有甚者,长期便血,却仅认为是小小痔疮所致,无伤大碍,殊不知致命的结直肠癌已悄然来袭……

  面对结直肠癌已逐步演变成危害公众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的严峻现实,鉴于公众对结直肠癌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加强宣传,提升公众预防意识迫在眉睫。为此,39健康网小编特意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兰平教授,为大家详尽、专业、全面地介绍结直肠癌的治疗、预防等知识。

  专家简介:

  兰平、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副院长。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长期从事食道、胃肠、胰腺外科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擅长于食管癌、胃癌、小肠肿瘤及结、直肠癌等常见手术和高难度手术。对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的外科治疗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2008年获第五届中国医师奖、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广东省先进高校党支部书记,2007年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5年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国际客座学者奖,1998年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获国家教育部及卫生部成果奖各一项,美国器官移植协会青年研究者奖,中国中青年优秀论文奖两项,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等,发表论著110篇,SCI收录15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参编《胃肠外科学》登10余种著作。

  目前学术界主要任职:《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西医结合结直肠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内分泌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等杂志编委、特约编委。

  中国结直肠癌新增发病率为世界2倍广州高发

  国人对健康的关注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每一位公众人物或者明星因患病去世,都会引起大家对相应病情的关注。赵丽蓉的逝世,一度使得肝癌关注度飙升;阿桑、罗京、大傻的逝世,导致乳腺癌、淋巴癌、咽喉癌引起人们的极度关注。这种独特的关注健康方式经常会导致很多疾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结直肠癌便位列其中。

  事实上,结直肠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发病新病例数达90余万,每年近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死亡高居癌症死因第3位。

  “过去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是结直肠癌的高发之地,但是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已由低发区逐步向高发区转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节节攀升。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02年,中国结直肠癌患者达到15。1万,2005年激增到17。2万。结直肠癌在男性人群中患病率为15。2/十万人,女性则为9。7/十万人。总体来看,发病率高达十万分之二十五。而在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发病率则更高,发病率每年递增4。2%,是世界平均递增速度(2%)的近两倍。”兰教授在介绍中国结直肠癌高发情况时,显得颇为忧心。

  从结直肠癌患者发病情况来看,与职业、年龄等并无太大的关联,但是近年来结直肠癌老年化现象比较明显,平均发病年龄在66岁左右,与以往有很大的区别。过去中国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普遍较早,比欧美发病年龄提前10岁,但现在结直肠癌平均发病年龄与西方发达国家日益趋同。

  究其原因,兰教授认为:“一方面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相关,另一方面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改变,导致结直肠癌诱因的改变相关。总的来说,结直肠癌老龄化,并不意味着高发人群已从年轻人转化到老年人群上。”

  结直肠癌高发与生活方式西化相关

  到目前为止,结直肠癌确切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经海内外专家研究发现:临床上结直肠癌患者与遗传联系密切,家族型高发现象比较显著。一般来说,家族中2名或以上家族人员患癌的,则携带结直肠癌基因较为明显。

  此外,结直肠癌高发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也密切相关。身处污染程度较高、环境较差的大城市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并且随着中国经济日益高速发展,人民日益富裕,日常饮食也越来越西化,对西方食品过于热衷,抛弃了传统饮食中的精髓,大量吃高脂肪类的食品,也可能导致患上结直肠癌。兰平教授认为:“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刺激胆汁分泌旺盛,导致胆汁类相关成分转化为致癌因子;其次,脂肪摄入过量导致肠道菌群失去平衡,有些细菌代谢物也易致癌。”

  吸烟、肠炎、长期便秘、癌前期病变均与结直肠癌发病相关,兰平教授提醒大家:有此类疾病问题的患者,一定要与医生做好交流沟通、筛查诊断。

  警惕结直肠癌早期症状肠镜检查确诊率非常高

  结直肠癌患者前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腹痛,短时期内体重明显下降;此外,大便性状、习惯的改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粘液便、血便、黑便、大便不成形、大便便条变细,大便排便习惯的变化、经常腹泻、或者排便困难者都应警惕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先兆。兰平教授建议:“有以上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以确诊病情。”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很多便血患者通常以为是小小痔疮,未引起足够重视。前往医院检查时,也大都选择大便常规检查。兰平教授认为:“采用大便常规检查,结直肠癌漏诊率非常高。有上述症状的患者,更应该做肠镜检查。”

  部分患者会认为做肠镜检查非常痛苦,实则不然,在现有医疗技术下,使用无痛肠镜检查,非常精确、直观,诊断明晰,并且毫无疼痛感。肠镜检查价格也比较合理,在中山六院,普通肠镜检查仅需300元,无痛肠镜检查价格为500元,是性价比非常高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式。

  “实际上,我们医院正在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特韦尔合作,进行早期分子筛查研究。届时,只需要抽出一滴血,放在基因芯片上,便可筛查基因分子,进而诊断出是否患有结直肠癌。”谈及未来结直肠癌前期诊断技术,兰平教教授充满期待。

  随着诊断技术的愈趋发达,结直肠癌患者前期筛查将会更加容易,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之所以呈现下降趋势,与前期注意预防、筛查密切相关。在美国,45岁以上的人群基本上每年都会做肠镜检查,并且专门设有结直肠癌日,加大宣传其预防治疗。

  而在中国,前期筛查、预防工作,媒体宣传、社会重视都亟待加强。面对这种状况,兰教授迫切地呼吁“中国一定要重视结直肠癌的预防及前期筛查工作。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肠镜检查最好能纳入到常规体检中,5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能每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假以时日,结直肠癌保险纳入到各种社会保险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直肠癌治疗前期可治愈手术费用3万元以内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癌变前是能够完全治愈的。发生癌变,如果治疗的及时,患者5年存活率也是非常高的。”兰平教授认为结直肠癌治疗应遵循最佳原则--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患者担心一旦被诊出患有结直肠癌,就等于被宣判死刑。实质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结直肠癌尚处在癌前病变阶段时,通过肠镜、手术等方式切除息肉,结直肠癌患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即是发展到后期,局部肿瘤恶化为癌症后,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方式,结直肠癌治愈率也是比较高的。从治疗效果来看,与肿瘤分期、规范化治疗联系颇为密切。早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95%,进展期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60%以上。总体来说,结直肠癌只要治疗规范、及时,治愈率比较可观,,目前全世界结直肠癌总体治愈率可达到60%,仅次于乳腺癌的治愈率。

  治疗费用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费用也有所波动,根据广州各医院整体治疗费用来看,住院手术费用普遍在3万元左右。广州各大医院曾经做过结直肠癌治疗手术费用的价格对比,对比显示,中山六院价格是最低的。兰教授解释道:“由于医院作为胃肠专科医院,治疗上采用流水线作业,相比而言,技术、价格优势颇为明显。”

  痔疮可能掩盖结直肠癌检查治疗要规范

  临床上时常出现一些身染结直肠癌,却毫无知情的患者;更有甚者,长期便血,却仅认为是小小痔疮所致,无伤大碍,殊不知致命的结直肠癌已悄然来袭……

  兰平教授也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便血半年有余,小医院检查后认为是痔疮,便一直当做痔疮来治疗。由于痔疮并不是致命大疾病,因此即使长期便血,也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半年过去,便血不止,于是前往中山六院检查。

  兰教授做肛门指检后发现:在痔疮的掩盖下,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结直肠肿瘤。兰平教授颇为惋惜地表示:“由于小医院医生经验上的不足,为痔疮外表所迷惑,进而忽略了肿瘤的发展,导致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据此,兰教授提醒大家:身染疾病检查治疗一定要规范,肛肠类的专科疾病最好能前往专科医院检查治疗。由于专科医院医生临床经验更加丰富、设备更加爱先进,检查治疗效果也就更明显。“

  做好结直肠癌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正如痔疮容易掩盖结直肠癌外,其实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亦具有很大的隐匿性,兰平教授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了解相关知识,未病先防非常重要。鉴于此,兰平教授提出了一下预防建议:

  其一:饮食中应尽量避免”三高一低“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饮食要杂而广,不要偏食。发霉的花生,酸菜、咸鱼、腊肠等腌制品、熏制品不可过度使用。

  其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其三:密切注意大便性状、排便习惯的变化:当出现粘液便、血便、黑便、大便不成形、大便便条变细,大便排便习惯的变化、经常腹泻、或者排便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前往医院做正规检查。

 

2009-12-14 08:27: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鸥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转移肝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结直肠癌一般指结肠癌。结肠癌转移肝一般是指结肠癌肝转移,其治疗方法及策略一般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1、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药物进行化疗。2、放疗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可分为外放疗和内放疗。外放疗是利用放疗设备产生的射线从体外对肿瘤照射;内放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经机体管道或通过针道植入肿瘤内。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学设备引导下,使用特定的导管、导丝等器械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经皮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药物进行免疫治疗。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癌症,可能与饮食不当、遗传等因素有关,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也要适当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是指大肠癌,其病因一般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遗传、消化道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发病机制通常是结直肠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 1、不良的饮食习惯 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长期饮酒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从而诱发大肠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患者可以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辣条等。 2、遗传 大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患有大肠癌的人群,可能会导致下一代受到影响,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遵医嘱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3、消化道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消化道疾病,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可能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诱发上述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4、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吸烟、喝酒,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诱发上述疾病。建议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堆积,从而诱发上述疾病。建议患者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有利于明确病因,从而进行对因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为什么结直肠癌发病率高
结直肠癌一般指的是大肠癌,大肠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消化道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 1、饮食习惯 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比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导致肠道的负担加重,长期以往容易诱发该疾病。建议平时要调整好饮食结构,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红柿、苹果等。 2、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患有大肠癌的人群,可能会导致下一代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遵医嘱使用氟尿嘧啶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 3、消化道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长期便秘、慢性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可能会导致大便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在肠道内堆积,从而诱发上述疾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4、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吸烟、喝酒、熬夜等,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上述疾病。建议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喝酒。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身体免疫力。 5、环境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诱发该疾病。建议患者平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佩戴口罩。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肿瘤出芽BD3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结直肠癌肿瘤出芽BD3,一般是指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肿瘤出芽BD3的情况。可能是饮食不当、环境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1、饮食不当长期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肿瘤出芽BD3的情况。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2、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使用温水坐浴的方式进行改善。平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3、药物因素倘若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4、遗传因素若患者的直系亲属患有结直肠癌,则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可以咨询医生后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5、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治疗。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肝转移怎么办
结直肠癌临床上指的是结肠癌,结肠癌肝转移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结肠癌肝转移通常是指结肠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并在肝脏内生长所形成的新发性肿瘤。患者一般会出现腹水、黄疸、发热等不适症状。1、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肝转移病灶比较小,而且身体条件比较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或者是放疗的方式来辅助治疗,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化疗此外,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氟尿嘧啶、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等药物进行化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3、放疗如果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从而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4、靶向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瑞戈非尼片、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5、免疫治疗对于存在肝外转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免疫治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消除癌细胞。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在平时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CRC结直肠癌怎么回事,怎么办
CRC结直肠癌一般是指大肠癌。大肠癌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遗传、长期吸烟饮酒、肥胖、肠道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肥肉、巧克力等,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使大便堆积在肠道内,从而诱发大肠癌。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玉米粥、面条等食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 2、遗传 大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患者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大肠癌,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一般会高于正常人。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运动的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长期吸烟饮酒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而酒精中含有大量的酒精,长期吸烟饮酒可能会对肠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吸烟饮酒,同时还需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4、肥胖 如果患者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同时缺乏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从而诱发患大肠癌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体重,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荞麦等。必要时,患者还可遵医嘱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奥利司他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肠道慢性炎症 肠道慢性炎症主要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的肠道黏膜炎症反应。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腹痛、腹胀等症状,当患者不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持续发展时就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一般包括有家族史者、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者、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长期久坐人群。1、家族史者具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上述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2、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以及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者,也容易诱发结直肠癌。3、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使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4、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会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因为长期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使食物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从而可能会诱发结直肠癌。5、长期久坐人群如果患者长期久坐,会导致腹部压力增大,可能会诱发结直肠癌。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长期久坐,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癌细胞扩散的情况,还需要配合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联合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