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孩子太胖了,一上课就睡觉,睡觉还打呼,老师都不让他上课了。”一走进陈燕铭诊室,朱女子拉着才上初中的儿子迫切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必须“减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陈燕铭教授介绍,近年来因肥胖前来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以青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居多。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当日,中山三院举办“世界肥胖日”多学科联合义诊暨前沿学术活动。“肥胖不仅仅是带来身体形态的改变,更会引起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甚至有研究显示,肥胖患者患新冠肺炎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也会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很多。”陈燕铭教授说道。
中山三院举办“世界肥胖日”多学科联合义诊暨前沿学术活动
年轻人肥胖比例增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主因
中山三院减重降糖联合门诊已开诊两年,陈燕铭教授表示从中也看到了一些新趋势,“年轻人肥胖的比例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小胖墩’比比皆是,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这些肥胖人群中,几乎都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不少甚至被大家忽视,例如作息时间紊乱,工作不规律、时间不稳定,经常白天黑夜颠倒,下丘脑垂体的激素调节轴就容易发生紊乱,诱发肥胖。
陈燕铭教授讲解肥胖带来的危害
此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会诱发肥胖的发生,“手机电脑不离手的人,常常长时间久坐,再加上用电子产品过程中,饮料、零食一大把,体重不知不觉就往上涨了。”陈燕铭教授指出,还有一些饮食误区,很多人爱喝的椰子汁,但椰子汁里面的脂肪含量却很高,蔬菜沙拉常常被当作一种低脂健康餐,但是很多沙拉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沙拉酱,沙拉酱所含的油脂并不低。
朱延华主任告诉肥胖患者如何科学减重
“千万不能小看肥胖,肥胖带来的危害是全方面的。”中山三院内分泌科二区主任朱延华介绍,“我接诊过一个幌子,去到哪里都要带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的不是衣服,而是一台珍贵的呼吸机。”据了解,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这种人体脂肪聚集过多的病症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不孕不育、睡眠呼吸暂停等等。
疫情当下,肥胖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几率和死亡风险也会比正常人高,朱延华表示,据陈燕铭介绍,目前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期刊上披露的数据发现,肥胖病患合并感染新冠肺炎以后,其转重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全国首家“3+N”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帮助减肥
对所有临床医生来说,针对肥胖患者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怎么减?肥胖的判断在临床上运用最多的就是体重指数。什么是体重指数?就是体重(kg)除以身高平方(m²)后获得的一个比值。BMI超过25叫超重,BMI大于或者等于28叫肥胖。同时,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叫做中心性肥胖。
陈燕铭教授介绍,中山三院在2020年开办减重联合门诊,首家推出“3+N”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营养+运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多学科联合诊疗,以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为主导,整合营养科、心理科、康复科、针灸科、中医科及胃肠外科,为肥胖患者进行病因筛查,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及生活方式指导。“80%的肥胖患者能够在3-6个月内体重下降5%~15%。”
减重后另一个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预防体重反弹,“我们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是如何让肥胖患者减重后体重内环境更稳定,有时忽胖忽瘦和血糖控制一样,对身体危害反而更大。”陈燕铭教授介绍,每个减重患者,都需要追踪随访两年,干预并督促其形成科学的生活模式,以更健康更自信的方式回归社会。(通讯员:甄晓洲)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