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内科专家访谈

胃食管反流不治可能癌变 治疗费用很便宜

举报/反馈
2009-11-16 08:38:00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有胃病,想想也是,至少我身边就有好几位。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带来的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超负荷的工作,不定时的饮食,频繁的应酬让城市人群的“胃”不堪重负,胃食管反流病即是其中一种典型表征。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沙卫红主任表示,依据广州人的生活节奏以及饮食习惯(爱吃夜宵,偏好肥腻食物)预估,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至少可达一成,也就是10个人当中即有一个患病。但与之相反的是,它的认知率、就诊率和治疗率都很低。她提醒大家,胃食管反流病长期不治有癌变的可能,当烧心反流经常发生并影响到生活质量的时候,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胃食管反流不治可能癌变 治疗费用很便宜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沙卫红教授
 

  中山大学内科学博士,美国德州大学医学分部消化内科专业博士后,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尤其擅长于酸相关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肝硬化、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胃肠电生理、超声胃镜、小肠镜检查操作,内镜下球囊扩张、支架放置、胆总管取石、套扎及注射止血、息肉切除等各种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发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关于胃食管反流病,有这样两个数据: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5.77%,而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患病率则高达16.98%。沙教授表示,这个数据是基本可信的。她进一步补充道:在农村不发达地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相对较较低,而在城市,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繁重的精神压力、糟糕的饮食生活习惯,患病率远高于农村。

  虽然广州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来说明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有多少,但沙教授认为,根据广州的城市生活节奏以及居民饮食习惯来预估,患病率一定不低。但相对于它的患病率,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率、就诊率、治疗率都很低(业内的惯用说法是“一高三低”)。

  在杭州,有机构针对15000例门诊病人进行了胃食管反流病的调查,只有10%的病人知道并主动到医院看病,而能够主动去到医院看病并配合医生合理治疗的人就更少。

  开门诊半年,挂号仅200余人

  为了更贴近的了解这个认知率,沙教授自己也在省医消化门诊做了一个系统的调查。“我们给所有来到消化科看病的病人发表格进行问卷调查,但是,2000多份表格发下去,回收回来的仅400份。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还不够,或者说对于这种病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据了解,省医胃食管反流病门诊从今年五月份挂牌至今,半年来主动挂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号的病人,仅有200余人。市民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度之低可见一斑。

  沙教授坦言,中国的病人,只有把疾病和肿瘤联系起来的时候才会引起重视,譬如当我们听闻某种食物有致癌性的时候,便会对其避之唯恐不及。“对肿瘤重视固然无可厚非,但不到可危及生命的程度就不予以关注,也不可取。”

  “举个例子,一只药10000多,一次性治好病,大部分病人都会不舍得。但如果是肿瘤,危及生命,他肯定毫不犹豫地掏钱包。生活的哲学其实就是这样,我们一次性把病治愈,无需长期拖拉,减少疾病致癌性、提高生存生活质量,比等到肿瘤才花大钱去治,性价比要高的多”。沙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很多患者的固有意识和观念有待纠正。

  穿紧身裤也能成为反流诱因

  工作节奏的加快、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超负荷的精神压力被认为是诱发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中青年人已经成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倾袭对象。

  而可引发胃食管反流的主导因素绝不仅限于此,沙教授介绍,年龄大、肥胖、长期便秘、穿紧身衣都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一些老年病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贲门下括约肌的功能逐渐减弱,反流就开始出现。同时,一些肥胖的病人,因为肥胖,胃肠动力差,使得食物无法往下走,便开始逆行。还有一些长期便秘的病人,因为排大便要经常用力,使得腹腔压力增大了,食物上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爱美女性,经常穿一些类似于束腹裤、紧身衣之类的衣物,实际上,这样也很容易导致腹腔压力增大,引起胃食管反流。

  我们吃东西,正常的流程应该是从食道进入,通过贲门,进入胃,通过胃酸分泌、混合,初步消化,然后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在这其中,贲门实际上是作为食道和胃中间的一个开关存在的,贲门括约肌一般情况下是关闭的,吃东西的时候打开,但胃里的食物要往上反流的时候,它就是关闭的。而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贲门括约肌功能的失调,食物下去的时候也是开的,食物迫于压力要上来也是畅通无阻,这样就会造成胃里的食物反流到食管,从而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烧心是胃食管反流典型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最典型的症状烧心反流,如前所述,胃的pH是1.5到2,食管的则只有4,这时候,高强度的酸性物质侵犯到相对弱酸性的物品,自然会引烧灼感,胃食管反流烧心、反流的典型症状也由此而来。

  但这并不是说,一旦出现烧心或者反胃的症状就要去看医生,沙教授提醒,偶尔的烧心反胃的是人体的正常反映,通过有效的调理和休息可以好转。只有在这种症状经常发作,影响到生活质量,或者说发作时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是胃食管反流,这时候,就千万别扛着,要尽快到正规医院的胃食管反流病门诊或消化科就诊。

  但也有例外,另一个数据显示,将近30%门诊患者并未出现常见的烧心、反流症状,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胃酸反流至食管后又继续向上,跑到肺部,引起反流性哮喘,病人这时一般选择去呼吸科就诊;而到喉咙口会引起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反复咳嗽,引起反流性咽炎,病人则会选择耳鼻喉科就诊;还有一些病人以胸痛为主诉,往往又会跑到心血管科就诊,我每次出门诊,都会碰到一些在耳鼻喉、呼吸或心血管等科室看过,然后在医生的引导下来到消化科就诊的病人。”沙教授表示,由于胃食管反流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走错门诊的事情时有发生。

  检查,应尽量考虑无痛胃镜

  一个去到胃食管反流病门诊的病人,医生会给他做哪些检查呢?沙教授介绍,如果病人发病时间不是太长,一个月或者几天,医生一般会根据症状判断,然后直接给药。而如果病人发病时间较长,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反复发作,或者出现报警症状--例如消瘦、排黑色便,经过治疗不能得到好转的病人,医生则会安排他们做胃镜检查,从而排除是否存在肿瘤等一些器质性病变。“除此之外,如果有一些病人他并非烧心症状,而是胸口痛,可能要做一些心电图检查,排出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源性疼痛。”

  谈到胃镜,每一个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痛苦。很多人更是谈胃镜色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麻醉科医生的配合下,无痛胃肠镜技术已经在大医院广泛开展起来了,省人民医院更是其中典范。沙教授透露,就他们消化内科,每天都要做20来例无痛胃镜,这个数字在广州几家大型综合医院中是名列前茅的。

  并且,相对于它的效果,无痛胃镜的价格并不算太贵。沙教授告诉小编,在省医做一个无痛胃镜一般需要600块钱左右,其中,250是普通胃镜,200是麻醉监护费,然后再加上麻醉药的费用(大约80多)等,一共600元左右。

  胃食管反流病,不治可能癌变

  中国人有一个习惯,生病了总是先去药店买药服用,而不是去医院就诊。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更是如此,这样就造成很多病人迁延不愈。那么,这样长期的反流和病情反复会不会造成癌变呢?沙教授给出了她的看法:食管粘膜是鳞状上皮,胃黏膜是柱状上皮,食物长期从胃部往上反流,必然会造成柱状上皮向上移行,从而替代鳞状上皮,形成巴氏食管。

  而巴氏食管,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癌前病变信号。“我们知道,柱状上皮是可以分泌胃酸的,在食管内长期分泌胃酸,有很大出现食管腺癌的可能性,至于出现机率有多大,现在还无法判断。”沙教授表示,她在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巴氏食管的病人,虽然这种病尚且病因不明,但胃食管反流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

  药物治疗反流,费用很便宜

  知道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药物选择就有了针对性。其实,现在市面上针对胃食管反流的药物主要有三种:一是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吗丁啉、依托普利、莫沙必利等。另一类就是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比较典型的有PPI药物、H2受体拮抗剂。最后一种就是中和胃酸类药物,常用的有氢氧化铝凝胶等。

  药物治疗对于胃食管反流具有普遍的效果,但是服用时间也不宜过长。沙教授表示,一般情况下,病情完全得到缓解(一般是两星期左右)之后,再多服用一个星期,就可以停药了。而且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并不算太贵。两个星期,如果是PPI药物,一般十多块钱一片,一天一片,两个星期就100多块钱。如果一天两片,总费用则在300块钱左右,应该说,大多数病人都能够接受。

  沙教授强调,药物治疗只是控制胃食管反流的一个方面,况且药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服用时间长还会带来一定的抗药性。她建议在药物治疗之外,患者应该通过主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减少自身健康危险因素来达到调节效果。

  长期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

  如果长期的药物治疗达不到治疗效果,就应当考虑其他手段来做来治疗。沙教授介绍,其实除了外科手术,患者还可以选择内镜下治疗,通过内镜下对贲门松弛部位注射药物或者是射频,使之收缩,从而减少反流。只有在这些手段都无法取得良好收效的时候,才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术又被叫做胃底折叠术,是通过在胃食管连接处以胃底肌肉包围食管下段建立一个“活瓣”以提高食管向下的压力,抑制反流。但沙教授提醒,手术之后,贲门的直径基本上被固定了,并不能达到“下开上闭”的效果,所以少量食物还是有可能通过贲门回流到食管,所以,只有对于病情非常严重的病人,才应该选择做手术。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叶胜德 通讯员:张丹娜)

沙卫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