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7种轻松分娩方式PK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缓解产痛的方法越来越多,本篇汇集了7种轻松分娩的方法,希望能使你的分娩更加顺利!也许你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多么疼,也要自己把孩子生下来。那么告诉你一些分娩办法让你可以不那么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导乐分娩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过程,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有95%的女性在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孤独感,而几乎100%的产妇都希望在分娩时身边有人陪伴。于是1996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分娩方式——导乐陪产。所谓的导乐陪产就是在分娩过程中雇请一名有过生产经历、有丰富产科知识的专业人员陪伴分娩全程,并及时提供心理、生理上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人员被称为导乐。

7种轻松分娩方式PK

  分娩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待产期、分娩期、产后观察期。从产妇住进医院待产开始,导乐就会陪伴在旁边,向产妇介绍分娩的生理特性,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并细心观察产妇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便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鼓励产妇进食,解释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入分娩期导乐先向主产医生介绍产妇的基本情况,协助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产妇身边指导鼓励如何正确用力,替产妇擦汗,不断给产妇以心理上的支持。在宫缩间隙时要喂产妇喝水、进食,以帮助产妇保持体力。在产后观察期导乐会陪同产妇一起回到病房,进行两小时的母婴健康观察,指导产妇和及时进行肌肤接触。

  导乐陪产的优点:

  因为导乐都是由产科的医生担任,有多年的接生经验,专业的医学知识,所以在整个陪伴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妇的各种情况。所以和家人陪伴起来导乐的陪伴就更专业,能更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导乐可以很好地树立起产妇的自信,更为重要的是导乐专业的指导可以使整个产程缩短,使母婴更加健康。

  水中分娩

  对于很多产妇来说,水中分娩是最简单的能够让你感到很放松的分娩方式。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肌肉放松,并支撑你的肌肉和骨骼,缓解痛苦。

  水中分娩时,产妇躺在特殊的浴缸中,这种浴缸对消毒和恒温设施的要求相当高。分娩时,水温要保持在36℃~37℃,而环境温度为26℃。水必须经过消毒。整个分娩过程中,需要换几次水。

  水中分娩的优点:

  一、水中分娩比较快,能减少对母亲的伤害和缺的危险;

  二、母亲便于休息,便于翻身,而且36℃~37℃的温热水可减少分娩时的痛苦。

  水中分娩的局限性:

  对于患有心脏病,产前出现胎膜早破、有难产倾向和有内脏并发症的产妇不能在水中分娩。

  坐式分娩

  坐式分娩其实是一种很古老、很自然的生产方法,早在18世纪以前,女性就采用过坐式分娩。长久以来,仰卧位分娩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其实不然。专家认为:传统的仰卧弊端明显,往往使产妇骶尾关节难以扩张,导致骨盆出口狭窄,子宫压迫盆腔大动脉及大静脉,造成胎盘血流减少而影响,这种分娩姿势是与生理相悖的不利姿势。

  而坐式分娩有六大优点:

  一是可以缩短产程;

  二是可使对宫缩的压力增加;

  三是可以增大骨盆的出口间径;

  四是可以减少骨盆的倾斜度,有利于顺利分娩;

  五是改善胎盘血流供给,减少宫内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六是产妇在分娩时感觉舒适,可以环视周围一切,减少紧张、恐惧与不安的情绪。改变生产姿势同样也能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从而减轻产痛。

  目前,国内已经有医院允许产妇采用包括坐式分娩姿势在内的各种立式姿势进行分娩,可以自动调整的产床给分娩提供了很大帮助,分娩越来越人性化。

  贵宾式分娩

  引进这种分娩模式,是借鉴了国外的家庭式产房,从环境上下功夫,使产妇从心理上消除对医院的恐惧感,进而可以轻松地分娩。

  产房的布置非常温馨,有沙发、床、电视,很家庭化。

  不但产妇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舒适,还给陪产的家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一切必要的医疗设备都被很巧妙地掩盖起来,色彩也不再是单调的白色。

  待产室与产房合而为一,消除了产妇因为对环境陌生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这种分娩一般价格都比较昂贵,3天顺产的费用一般在人民币2万元以上。

  7种轻松分娩方式PK让分娩变得轻松愉快 深圳好评助产士推荐

2009-10-12 08:15:00浏览1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遗传皮肤病会不会传染
遗传皮肤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对于有遗传皮肤病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并及时干预。从遗传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来看,这类疾病是由基因缺陷或基因突变所导致的。这些基因问题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皮肤疾病。例如鱼鳞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皮肤角质层代谢异常,使得皮肤出现鱼鳞状的鳞屑。其发病根源在于家族遗传的基因变异,而非由外界病原体引起,没有病原体的参与,自然不存在通过接触等方式将疾病传播给他人的可能。从传染病的传播条件角度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要素。而遗传皮肤病患者并非传染病意义上的传染源。因为遗传皮肤病的致病原因并非是能够在个体间传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以白化病为例,这是一种由于遗传导致黑色素合成障碍的疾病,患者只是自身基因有缺陷,不会像传染病患者那样向外界排出致病的病原体。即使与白化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由于不存在传播途径所需要的病原体,也就不会被传染疾病。所以,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来看,遗传皮肤病不满足传播条件,也就不会传染。如果已经患有遗传皮肤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皮肤护理,避免皮肤受到外伤、过度日晒等不良刺激,防止病情加重。同时,不要因为担心遗传皮肤病会传染给他人而产生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遗传皮肤病怎么避免
遗传性皮肤病可通过遗传咨询、日常防护、定期体检等来避免,可尽量预防和干预疾病的发展。遗传性皮肤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皮肤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1、遗传咨询:遗传性皮肤病的发生与家族遗传史密切相关。通过遗传咨询,可以了解家族成员的疾病史和遗传情况,从而预测个体患某种遗传病的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自身是否携带致病基因。此外,遗传咨询师还可以提供生育建议,如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来避免遗传病的传递。在备孕前进行遗传咨询,有助于降低下一代患遗传性皮肤病的风险。2、日常防护: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预防遗传性皮肤病至关重要。首先,应做好防晒工作,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使用防晒霜、穿着遮阳衣物等,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其次,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和化妆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遗传性皮肤病。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特别是对皮肤状况进行密切关注。通过定期的皮肤检查和遗传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皮肤异常,防止病情恶化。此外,对于已确诊为遗传性皮肤病的患者,应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遗传性皮肤病的预防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而言,更应提高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遗传性皮肤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对于已患病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用药和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神经性皮肤病有怎样的症状
神经性皮肤病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皮肤瘙痒、皮疹、苔藓样变及皮肤干燥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常需进行皮肤检查、过敏原检测等以明确诊断。1、皮肤瘙痒:这是神经性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常因情绪波动、温度变化、衣物摩擦等因素诱发或加重。瘙痒感可能在夜间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2、皮疹:皮疹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红斑、丘疹等。红斑可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边界清晰或模糊,其大小和形状不一,可单个出现,也可多个融合成片。丘疹多为小米粒至绿豆大小,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或粗糙,可散在分布或密集排列,有时还会伴有轻微的渗出或结痂。3、苔藓样变:长期搔抓或摩擦后,皮肤会出现苔藓样变,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形似苔藓,好发于颈部、肘部、腰骶部等部位。苔藓样变患者的皮肤可呈淡褐色或暗褐色,与周围正常皮肤有明显的界限,触摸时能感觉到明显的凹凸感。4、皮肤干燥:部分神经性皮肤病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的症状,皮肤缺乏水分,表面有细小鳞屑,严重时可出现皲裂,伴有疼痛。皮肤干燥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从而加重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同时,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焦虑,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病情的恢复。还应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以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是一样的病吗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并不是一样的病。二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患者及时接受准确治疗、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康复至关重要。真菌性皮肤病顾名思义,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皮肤癣菌、念珠菌等。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当皮肤长期处于多汗、不透气状态时,就容易滋生真菌。比如足癣,多发生在脚部多汗、常穿不透气鞋袜的人群中,真菌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角质层,引发病变。而皮肤湿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外部因素有食物过敏(如海鲜、牛奶等)、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化学物质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变化)等。患者往往因自身免疫系统对这些内外因素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皮肤湿疹。真菌性皮肤病症状具有一定特征。以体癣为例,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红斑,边缘常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呈环状或多环状。股癣则好发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同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有瘙痒,且因该部位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渗液。皮肤湿疹的症状表现多样,急性期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水疱,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瘙痒剧烈。亚急性期红肿、渗出减轻,以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瘙痒症状时轻时重,且湿疹的皮疹形态相对不规则,可泛发于身体各处。若怀疑患有真菌性皮肤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等检查。确诊后,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对于皮肤湿疹,首先要尽量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通过斑贴试验等明确过敏原。治疗上,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