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60000元,换我站立生活60天

  09年9月9日,是来自惠州的徐先生在南方医院骨科做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第三天。之前两天,他是在ICU度过的。当小编在脊柱骨科病房见到徐先生的时候,他努力的抬起头,看着我,微笑的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谢谢”,声音很轻,打上我的鼓膜上却沉甸甸的。我只是来拿一点我需要的料,做完采写必须的流程,并不能帮到他什么。应该说这两个字的,是我,正是病床上这个面色因长期病痛浸染成蜡黄的老人,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不屈与尊严。

  病痛从11年前开始折磨着这个老人的躯体,当年,46岁的徐先生被查出食道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和肝硬化,三病缠身,且每一种都非小病。在上海某家医院,徐先生被迫切除了脾以及他的部分胆囊,但术后的恢复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回到惠州后,他经常便血、胃出血,非常之痛苦,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先生一家来到了南方医院。

  “我们首次来到南方医院是在01年的5月份,”徐先生的爱人徐老师清晰的记得。那段时间,徐先生在南方医院消化科得到了张亚历主任的悉心治疗与照顾,病情开始得到控制,并逐渐扭转。到02年,徐先生基本恢复了之前在学校的工作,直至06年。

  07年,病魔再一次发狠了,这次它带着强烈的破坏力席卷而来。从1月份开始,徐先生的身体珠江出现一部分肝癌的症状,但由于当时病情并不典型,一直难以确诊。直到11月,通过上腹部CT发现,徐先生肝右叶巨大占位,AFP:97.69ug/L,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是:巨块型肝癌并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于是,他以“原发性肝癌”再次入住南方医院。

  2007年11开始,徐先生先后三次在南方医院做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程顺利。并于2008年7月开始行肝脏病灶三维适型放射治疗。但自2009年4月,他的左下肢开始出现疼痛症状,活动时尤为明显。经左下肢MR检查显示:左股骨上段骨质破坏。医生的诊断是:原发性肝癌并左股骨转移。

 
六万元 换站立60天
 
南方医院脊柱骨科陈国奋教授
 

  生命最后两个月,他想站起来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陈国奋教授介绍,骨肿瘤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折、疼痛,严重一些的患者甚至直接导致瘫痪、大小便失禁,疼痛的无所不在对病人的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徐先生就是这样,被查出骨转移癌不久,他就因为股骨头折断而不得不卧病在床,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被病痛折磨了整整11年,又在与肝癌抗争了2年之后,他不可能不知道,死神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按照癌症晚期的标准,两个月而已,这个时候,一般人只求安静的离去。而这个倔强而不屈的老人,他对自己、对家人说,“我要再博一次。”生命的最后一次机会,他选择了战斗。他甚至为自己想好了后路,“如果有什么大的风险,不用抢救我,直接回惠州。”

  徐先生需要的这一“博”,实际上就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换掉坏死折断的关节,从而能够站起来,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对于一个普通的病人,这个手术并不难,但是,是他,一个心脏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都有问题,低蛋白、糖尿病、肝癌、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危险因素太多了。但徐先生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他对医生说:“哪怕生命终结在手术台上,哪怕不能度过术后危险期,我也要搏一搏。因为不做手术,就没有一丁点希望,做了,哪怕只是微小的希望,也是可以期待的。”

  正如徐先生太太徐老师所说,“生命都是在时间中流逝,但每个人的生存价值、生存目标不尽相同,有的人,死活赖着过也是一辈子,有的人则想的是,哪怕只剩下一天,我也要活的有质量。”我想,这便是追求罢。

  七科室共同协作,保证手术成功

  站在一个医者的角度,陈国奋教授认为,按照目前肿瘤治疗理念,徐先生的手术是应该做的。有病理性骨折,这本身就是一个可手术指征,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经济因素,病人自身诉求,尤其是病人自身强烈站起来的愿望,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主导因素。“从医生角度来讲,也更倾向于做手术。如果病人经济上不能支撑,思想上也放弃了,那么肯定尊重病人自己的选择,但是他现在想站起来。”

  但是这个手术,在这种境况下,本身的风险并不小,按照陈教授自己的描述,病人仅有50%的希望走下手术台,术后也只有50%的希望度过危险期,也就是说,手术的成功率仅25%。说到这里,小编想到了近几年越闹越凶的医闹事件,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手术,不怕因此而招致纠纷么?陈教授显然有所准备,他说:“手术台上出现什么是无法预测的,如果我们外科医生没有任何把握,绝对不会动这次刀。任何一个医生都不会故意不竭尽全力去做一些事情,某些时刻,意外往往是受技术或者硬件限制。但是既然能把病人推进手术室,我们肯定有一定的把握,但把握,并不意味着打包票。意外始终潜伏,但意外发生了,我们要共同承担。”

  是的,共同承担。“既然南方医院都治不了我的病,那我就没得救了,这一次的手术,能成功,则作为南方医院的经验,不成功,风险由我们自己来承担”徐先生在南方医院领导面前这样表态。

  而以史战军教授领衔的脊柱骨科也非常重视这一次的手术,陈教授介绍,“科里进行了两次大的病理讨论,肿瘤科、消化科、麻醉科、介入科等7个科室参与了这次讨论,每一位专家都认为手术风险很大,但了解了徐先生的情况,每一个参与会诊的医生都认为这次手术是有意义的,是值得冒风险的。因为骨折了以后就导致不能站立,哪怕只有两个月的生存期,那么这两个月期间也是非常痛苦的。”

  最后,由史战军教授主刀,在南方医院7大科室的精密协作下,被推到手术室1个半小时以后,徐先生的手术顺利完成。但是由于病人身体比较虚弱,手术后在ICU待了三天才出来。徐太太告诉小编,经过这几天的休息,徐先生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两天前当徐先生由陈教授带着他的团队搀扶着下地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现在,我又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了。”陈教授表示,接下来的工作是计划改善老人的全身情况,继续观察伤口,并希望在外科确定的阶段转到消化科,继续治疗食道静脉曲张、肝硬化等其他疾病。

  为爱人耗尽毕生积蓄,她无怨无悔

  全髋关节置换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术,花费当然也不会少,按照一般的情况,这个手术的费用至少在4W以上,但由于徐先生病情比较特殊,而且术后在ICU作重症监护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整个花费也达到了6W元。按照徐太太的说法,这是他们这辈子剩下的最后一笔钱了。

  然而,耗尽积蓄为爱人来博这一次的“站起来”,她显然无怨无悔。“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至于我们的小孩,他也明白,我们在物质上帮不了他什么。我的先生跟我讲,这是最后一次拼搏,成功与否都只在这一次,下次想,也没机会,况且经济上也不允许,我想是这样的。我自己对生活没有什么很高的要求,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就够了。即便是粗茶淡饭,过底层生活,我问心无愧,我对得起我的爱人。”

  是的,我们之所以每天忙碌奔波,无非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徐太太他们却正在践行这一点。明知不可能而为之,当然不可取,但能做到的事却不去做,总自己的主观意愿上放弃了,精神打击无疑是非常大的,从这个层面来讲,徐太太显然不想让自己的先生有生之年存留遗憾。“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意念,我爱人有这样生存的欲望,我们决不能把这个欲望扑灭。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就是换人工关节,现在已经换了,他说他死而无憾了。”徐太太坦言,如果没做这次手术,她心里反而会难受,但现在,他们都很愉快。”

  生存要有生活质量,不然生不如死

  实际上,骨的原发性肿瘤发病率并不高,就恶性骨癌来讲,发病率仅有十万分之一,按照国内人口基数,每年也只有大概5000人患骨癌。更多的是骨的转移癌,也就是从身体的其他部分转移到骨头上的肿瘤。例如男性前列腺癌,数据显示,西方人每8个男性当中就有一个患前列腺癌,患前列腺癌的患者当中又有50%转移到骨头,发展为骨癌;而女性,每四个成年女性中则有一个患乳腺癌,骨转移的几率同样是50%,所以,骨转移癌的发生更具普遍性。并且,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癌发病率更高。陈国奋教授表示,肿瘤转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远处转移受体就是骨,因为骨的血液比较丰富,癌细胞很容易通过血液转移到骨骼上,徐先生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但是,一般的肿瘤治疗,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就被称之为晚期或是三期。按照传统观念,一旦到了这个时期,就只能采取消极治疗,死马当作活马医。这个时候医生总是对患者说:“回去该吃啥吃啥,该喝啥喝啥”。“但是,这个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的治疗原则,一是让病患者活的时间长一点,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带瘤生存;第二是生存不论长短,要有生活质量,不然,生不如死。”

  病理诊断,才是骨肿瘤终审判决

  骨肿瘤发病率占所有肿瘤的2%—3%,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是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软骨瘤,恶性骨肿瘤。占前三位的是转移性骨肿瘤、骨肉瘤和软骨肉瘤。而疼痛、肿块则被认为是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早期的两大主要症状。疼痛表现为在轻微的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出现明显的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肿块则一般在骨、骨关节局部出现肿块,生长缓慢的肿瘤或肿瘤样病损很少有明显肿胀,一直到功能发生障碍或发生病理性骨折时才被发现。

  虽然都是疼痛和包块,但良恶性骨肿瘤的早期症状还是有区别的。陈国奋教授表示,如果是良性骨肿瘤,一般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疼痛和肿胀不明显,只有在近关节处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引起轻度功能障碍或出现畸形,且最早出现的往往是是坚实、固定、表面光滑且无压痛的包块。如果是恶性骨肿瘤,往往是先疼痛、然后才出现肿胀,而且这种疼痛一般没有缓解期,且越来越重。他提醒,对于10至20岁的青少年,如果膝关节周围在夜间出现钝性疼痛,家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须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断。

  而骨肿瘤的诊断,除临床表现之外,最基本的是X线,然后是CT和核磁共振。陈国奋教授认为,做骨肿瘤的检查诊断应该去大型的教学医院,因为骨肿瘤的诊断不仅需要核医学设备,更要有一个强大的病理学科诊断团队,而市级医院不太具备这个条件。他指出,现在很多医院病理科只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医生,根本不可能作出一个正确的诊断。而即使是在一些老的教学医院,也不能全凭一个专家就作出最终诊断,必须召集更多的专家进行会诊,、进行严格的讨论,然后确定病情。

  骨肿瘤的诊断对治疗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如是良性肿瘤被诊断为恶性,就会带来过度治疗,带来一些可避免的伤害。反过来,把恶性肿瘤当成良性来治,同样会延误病情,错失治疗最佳时机。陈教授表示,如果要保证肿瘤治疗不会发生重大的医疗问题,病理诊断是具有终身判决作用的一个环节。

  骨肿瘤治疗,优先考虑手术切除

  如果是良性肿瘤,治疗上多以局部刮除植骨或切除为主,如能彻底去除,一般予后效果很好。但对于恶性骨肿瘤,治疗上尚存在不少困难,尽管近年来采用所谓的综合方法,疗效有所提高,但仍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除开放化疗,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冷冻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手段,但陈国奋教授指出,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的优先考虑手段,然后才围绕着手术治疗,在术前术后按需要做放化疗。

  陈教授表示,现在社会上误传可以不做手术,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手段,包括化疗,冷冻治疗等手段来治疗,但那些是辅助性的,肿瘤本身是癌细胞的基地,其他的手术并不能消灭这个基地,只有手术可以。如果能做手术,一定要先做手术。至于手术方式,过去经常要截肢,而现在80%的病人都不用截肢了,换人工关节就可以达到很好治疗效果。

  当然,辅助治疗手段也很多,例如靶向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冷热疗、放疗等,但陈教授认为,除手术之外,化疗仍然是第一位的,其他所谓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仍处于早期阶段,他提醒广大患者不要受广告宣传的影响。“虽然化疗很痛苦,但效果是很显著的。其他的药物可能没有痛苦,但可能化疗很多钱,一点效果都没有。”而值得乐观的是,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骨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60%以上。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叶胜德 通讯员:宁习源)

2009-11-06 08:02: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