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自然之宝 鳌合锌营养含片

自然之宝 鳌合锌营养含片


  市场价:¥89.00

  商品名称:Natures Bounty自然之宝 鳌合锌营养含片(60粒)

  商品品牌:Natures Bounty自然之宝

  产地:美国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

  剂型:片剂

  营养成份:

  每份用量1片

  每份含量

  热量(kcal) 5

  总碳水化合物 1 g

  糖类 <1 g

  锌(柠檬酸锌及葡萄糖酸锌) 23 mg

  *日推荐量%以2000千卡热量饮食为标准

  **无具体日推荐量

  商品介绍:

  锌是机体必需的矿物质,人体内有超过300种的酶含有锌,对于创伤修复、维持成人的生育能力和儿童的生长发育、蛋白质合成、细胞复制、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及预防过氧化损害都有重要意义。锌元素除了作为复合维生素矿物质中的一部分,它还可以制成专门的锭剂(含片)以供特殊用途——治疗感冒、咳嗽。

  多项临床医学研究证明,锌含片可以缩短感冒时程,因此锌被广泛用于改善感冒、咳嗽等不适症状。锌缩短感冒的时程与其对咽喉局部的直接抗病毒作用有关——它可在口腔及喉咙敷上一层锌保护膜,从而大大缓解感冒时咽喉的不适症状。锌含片一般能提供13~~25毫克的锌,主要是葡萄糖酸锌、葡萄糖氨基乙酸锌、柠檬酸锌或醋酸锌。医生通常建议白天每2-4个小时服用一次,只可持续服用数天。锌含片在感冒初发时用效果最好。

  美国自然之宝锌营养含片,每片可提供23mg有机螯合锌,并具有美妙的柠檬风味,与其它含片不同,本品食用后没有令人不快的后味。

(实习编辑:赵瑞兰)

2008-09-17 05:16: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孕妇能吃治嗓子疼的含片吗
含片可能是指西地碘含片,孕妇如果出现嗓子疼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但是不建议过量使用。主要是由于此类药物长期大量服用后可能导致孕妇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反应、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孕妇如果没有胃肠道疾病,通常可以适量服用西地碘含片。因为药物本身对胎儿的毒性作用相对较小,而且西地碘含片主要是通过咽喉部位进行含服,进入胃内后通常不会对孕妇的消化系统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碘过量后可能会诱发中毒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十二指肠溃疡等。 2、过敏反应 部分对碘化物过敏的孕妇服用西地碘含片后会发生不正常的免疫反应。主要症状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出现休克,还可以出现鼻炎、结膜炎、皮肤溃疡等。因此,对碘过敏的孕妇不建议服用西地碘含片。 3、呼吸抑制 因为西地碘含片中含有碘分子,可以和咽喉部位的黏膜细胞结合,从而降低黏膜细胞的水分含量,减少黏液的分泌,使黏液保持一定的稠度,可以起到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湿润黏膜表面,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也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很大,因此大量使用也会影响到孕妇的呼吸系统,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综上所述,孕妇如果嗓子疼痛症状比较轻微的情况不建议使用西地碘含片,因为其大量服用后不良反应比较严重。由于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因此用药必须谨慎,尽量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治慢性咽炎最好的含片有哪些
临床上并没有治疗慢性咽炎最好的含片的说法,治疗慢性咽炎比较好的含片一般包括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含片、西地碘含片、西瓜霜润喉片、复方熊胆薄荷含片等。 1、草珊瑚含片 草珊瑚含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薄荷脑、薄荷素油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的功效。慢性咽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草珊瑚含片。 2、金嗓子含片 金嗓子含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金银花、罗汉果、橘红等,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慢性咽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金嗓子含片,可以缓解咽喉肿痛、干燥灼热、声音嘶哑等症状。 3、西地碘含片 西地碘含片是一种西药,主要成分是分子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西地碘含片进行治疗,可以改善咽喉部不适的症状。 4、西瓜霜润喉片 西瓜霜润喉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西瓜霜、黄连、黄柏、山豆根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西瓜霜润喉片进行治疗,可以缓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状。 5、复方熊胆薄荷含片 复方熊胆薄荷含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三氯叔丁醇、熊胆粉、薄荷脑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熊胆薄荷含片进行治疗,可以改善咽喉部不适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