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酝酿多时的广东药品“三控”政策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政明确规定,在销售环节,医疗机构的差价率最高不得超过成本价的25%,而药店的差价率最高不得超过成本价的35%,此举很可能使药店的零售价格高于医院的价格。此消息一出,即引起了广东药店圈的强烈震动。
“可能将有一大批中小型药店关门大吉。”广东某药店的负责人在听闻此消息后表示。该负责人说,价格本来就是药店与医院竞争时的一大优势,此政策一出,药店的价格优势没有了,将导致大量的患者流向医院或者社区医疗机构,中小型药店的生存也将更加困难,要么倒闭,要么被大连锁吞并。
三控管理药品价格
8月18日,广东省物价局发出《关于对药品价格实行“三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采取控制最高零售价、实际供货价和流通差价率的“三控”管理,试行两年。
“三控”一是控制最高零售价。凡在广东省销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药品,其实际零售价格不得超过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二是控制实际供货价。供货(含出厂或口岸)价格与最高零售价之间的差价率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流通差价率(额),且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零售价。三是控制流通差价率。按药品价格高低实行流通环节的最高差别差价率管理。批发企业按实际购进价格依次顺加规定的差价率(额)计算批发价格。要求批发环节最高不得超过成本价30%的差价率;而在零售环节,医院最高不得超过25%的差价率,药店最高不得超过35%的差价率。在10元以下药品的定价基础上,物价部门再细分出另外5个区间的药物限价标准,即10.01元至40元,40.01元至200元,200.01元至600元,600.01元至2000元,以及2000元以上药物。
药店:依然有价格优势
按照新政策,以一盒出厂价为10元的药物为例,从厂家到批发商的手上最高可以涨到13元,到医院最高售价为16.25元,而在药店最高可达17.55元。从理论上来讲,今后药店的价格将高于医院。但事实上,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现在药店行业的竞争比较充分,药店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也比医院低很多,因此,在很多品种上并不会出现药店的售价高于医院的情况。广东清远百姓连锁大药房总经理肖瑜就表示,因为购进环节不一样,在价格上药店依然有优势。另一方面患者到医院就诊,还将面临挂号费、诊金的成本,同时还得搭上时间。权衡下来,药店在价格和便利性方面依然存在优势。同时他还强调,在新医改政策给医院带来种种利好的情况下,药店要通过加强优质服务,提高专业性来吸引顾客。
“不可否认的是药店的毛利将越来越低,因为医院的药价降了,药店必须跟着降,才能跟医院竞争。”广东康之家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流京如是表示。他认为,“三控”政策给药店的高毛利品种带来的冲击会更大一些,因此会加快药店品类调整的步伐。对品牌厂家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可能会促使品牌药品流向药店,而一些小型药厂将受到冲击。他认为药店要想生存,应该加强与联盟、代理商和厂家的合作,以换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拓展非药品,走大健康之路将是发展趋势。
专家:新政促药店转型
从2009年的普通门诊医保报销制度到如今的“三控”政策,新医改及其配套措施的逐步推进或许正应了当时一位业内人士说的“最怕温水煮青蛙”。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经营模式,更多的客流必将会慢慢向医疗机构流转,药店的经营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
对此,业内专家申屠基达认为,新政策将加快药店的竞争,也会加快医药流通行业的兼并重组。药店只有搞特色经营、实行社区化发展、走多元化之路才能获得生存。他分析说,药店首先应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其次,药店对顾客可以实行“社区化”的管理,即按照不同的病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来发展顾客群,通过药师专业性指导和建议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扩大顾客半径和产品销售范围,这一点可以向汽车4S店学习。最后走多元化之路是大势所趋。在与医院有冲突的产品上,药店一方面要修订自己的价格体系,一方面要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地增加大健康、多元化的产品。
(实习编辑:陈文欣)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蛇口全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