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白血病患者出现腹水可能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导致骨髓腔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脾脏肿大和充血,此时就会出现腹水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亚砷酸注射液、复方黄黛片等药物进行化疗,同时配合靶向治疗的方式辅助改善,如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达沙替尼片等。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MDS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使水分滞留在腹部形成腹水。对于BMDS引起的腹水,通常需要通过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等方式来纠正贫血和出血倾向。
3.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种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癌细胞会侵犯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导致淋巴管受压和阻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进而引起腹水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高黏滞血症以及溶血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体内存在大量单克隆IgM循环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在血液循环中积累并导致血液黏度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腹水。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用硼替佐米注射液、注射用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也可以配合靶向治疗的方式辅助缓解,比如依鲁替尼胶囊、奥法木单抗注射液等。
5.肝硬化
肝硬化晚期时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门静脉高压,使得血管内的液体漏出至腹腔形成腹水。针对肝硬化的腹水,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水分排出。
建议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如血常规、电解质水平等,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盐饮食原则,避免食用腌制食品,以免加重水肿。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衡水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