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年龄,在15-60岁,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的发病年龄也有一定的差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需要通过骨髓穿刺、外周血涂片等检查明确诊断。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并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年龄大约为15-60岁,而15-60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可控制,且可治愈的肿瘤疾病,其发生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分泌有关,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后,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且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并存在血栓、高血压、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等症状,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持续升高是发生血栓的高危因素,此外,还常伴有头痛、视力改变、腹痛、多尿、皮肤瘙痒、肢端麻木、头晕、颜面潮红、腹痛等表现。
如果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建议及时遵医嘱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盐酸赛庚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进行静脉放血治疗,以及进行骨髓移植治疗。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衡水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