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通常情况下,白血病可以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外周血分类、细胞化学、免疫学等检查方法确诊。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如果确诊为白血病,应及时配合医生治疗。
1、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之一,是诊断和监测白血病进展的主要指标;
2、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骨髓穿刺可以了解骨髓中是否有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增殖,是诊断和监测白血病疗效的金标准;
3、外周血分类:是指除血常规检查之外,还包括其他的检查项目,如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是白血病的特征,红细胞减少是贫血的表现;
4、细胞化学:是利用化学检测各类细胞形态,能够显示各种细胞成分的质和量是否存在异常,所有白血病均可出现,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白血病;
5、免疫学:主要是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数量,白血病细胞表面表达的PDWR、CD55和SmA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期和确定缓解状态的指标;
6、其他:如血清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血清学检查包括血清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骨髓活检等,细胞遗传学检查包括染色体核型、免疫学染色体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PET-CT等,必要时可进行淋巴结穿刺,有助于白血病的分期。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血液内科(儿童肿瘤中心)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