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淋巴组织的克隆性疾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基因改变等有关,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高危、中危、低危,按照细胞成分分化分为早期、进展期、晚期。
1、高危:存在高危因素,如年龄大于30岁,同时伴有白细胞计数偏高,需要高度警惕,建议进行骨髓穿刺,明确诊断;
2、中危:存在中度危险,同时白细胞计数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骨髓穿刺结果显示骨髓细胞学反应较好,但存在淋巴细胞比例偏高,需要进行外周血涂片、腹部超声等检查,协助判断;
3、低危:骨髓穿刺结果基本正常,仅存在淋巴细胞比例偏高,考虑与病毒感染有关,如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可遵医嘱应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其他:如果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起淋巴细胞消减,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而非白血病。如果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等。
中度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在血液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促进疾病恢复。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血液内科(儿童肿瘤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血液内科(儿童肿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