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诊断标准为外周血红细胞比容>15%、红细胞计数>200万/μL、血红蛋白>160g/L,还可伴有脾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常见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骨髓穿刺、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生成素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
1、骨髓穿刺: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以幼稚红细胞为主,在红细胞中可以见到大量的幼稚粒细胞,红细胞比容>60%。另外,还可见有核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增多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现象;
2、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一,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染色质疏松,核呈空心圆状,周围有点状的单核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
3、红细胞生成素测定:该检查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由于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肽类激素,所以肝脏病变会引起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升高,通常增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该检查测定结果一般在30-80pg/ml;
4、影像学检查:由于本病患者常伴有脾脏肿大,因此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发现脾脏肿大的情况。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的血液内科就诊,遵医嘱完善骨穿检查、外周血涂片检查、红细胞生成素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或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放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血液内科(儿童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