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慢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以异常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浸润造成的贫血、肝脾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白斑为主要表现。想要确定是否为慢性白血病,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来进行确定。
1、临床表现:慢性白血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疲乏、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低热、盗汗、体重下降、脾脏肿大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到医院检查确诊;
2、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通常慢性白血病患者,其血小板计数会出现明显增高。而血小板数量减少是慢性白血病的显著特点,在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同时,白细胞计数也会相应增加;
3、B超: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脾脏肿大以及局限性脾脏肿大,是诊断慢性白血病的重要检查项目;
4、CT:当出现脾脏肿大、局限性脾脏肿大时,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慢性白血病;
5、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脾脏出现轻度或中度肿大,部分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浸润,而脾脏肿大在疾病不同阶段可表现为不均匀增大。
此外,还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如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其中骨髓穿刺检查,是慢性白血病确诊的金标准。若患者存在慢性白血病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均可确诊为慢性白血病。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