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血小板为血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体的内源性、外源性都有一定的含量,并不是血小板计数为0.2×10^9/L就一定是白血病。血小板计数正常值的范围是(100-300)×10^9/L,血小板计数如果是(0.2)×10^9/L,可以见于很多情况,包括正常人饱和月经期、感染、骨髓抑制等,还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正常人饱和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的时候,由于伴有阴道出血,血小板可能会出现减低的情况,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在月经期过后,血小板就会恢复正常;
2、感染:感染后机体出现应激反应,需要升高血小板的治疗,如在患者感染时,可以遵医嘱应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等,感染得到控制后,血小板自然可以恢复正常;
3、骨髓抑制:如果患者患有白血病,在应用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时,会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导致骨髓抑制,此时会出现血小板明显减低的情况,需要进行升高血小板的治疗,如遵医嘱应用白消安、环磷酰胺等药物,必要时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的破坏增多、生成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可以遵医嘱应用激素治疗,如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等,以及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进行治疗。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减少。当怀疑有疾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