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真红细胞增多症2级,是指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在(160-170)×10^12/L,而血红蛋白浓度在120-160g/L。该病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异常增多所导致,主要表现为皮肤红紫、脾大、头痛、眩晕等症状。真红细胞增多症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原发性真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真红细胞增多症。
一、原发性真红细胞增多症:
1、皮肤瘙痒:是常见的首发症状,可伴有脾脏肿大,甚至出现黄疸;
2、脾大:轻至中度脾大多无症状,严重脾大可表现为脾脏明显肿大,伴有脾功能亢进,可伴有乏力、多汗、食欲亢进、腹胀、低热、头痛、鼻塞、流鼻血等症状;
3、头痛、眩晕:可见于部分患者由于红细胞增多导致脑缺氧,可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
4、出血:以鼻出血多见,牙龈出血及皮肤黏膜有淤点、淤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等也可出现;
5、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小板计数减少,甚至呈进行性减少,是真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并发症之一。
二、继发性真红细胞增多症:
1、高血压:男性患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易并发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女性患者多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皮肤紫癜、鼻出血和眼底出血;
2、出血:以鼻出血多见,牙龈出血及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月经过多甚至导致贫血,也可出现胃肠道、泌尿系统出血等症状;
3、感染:以细菌和真菌感染多见,感染部位可出现皮肤损害,真菌感染时可出现口腔炎、肛周炎等,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进而出现休克;
4、肿瘤:以白血病常见,淋巴瘤及胃癌、肺癌等肿瘤也可见。
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遵医嘱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抗凝治疗,同时还可应用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另外,也可进行放射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等。
副主任医师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长春市普阳街245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郴州市苏石路18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吉林市昌邑区中兴街3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康政路3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上海市同心路159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文林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