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是无色透明的球状细胞,主要参与凝血功能。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对于急性白血病而言,其血小板的数量会出现异常,而对于慢性白血病而言,血小板数量通常正常或减少。白血病的血小板减少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值。白细胞数量减少可以伴有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也可以伴有白细胞的增高。
一、急性白血病:
1、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白血病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而血小板减少不明显;
2、发热:通常为感染所致,可出现发烧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乏力、疲惫等症状;
3、出血:包括皮肤黏膜的出血、鼻腔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等,少部分白血病患者会出现内脏出血的现象,但出血量通常较少。
二、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的血小板减少,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所致,而血小板的数量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减少。
白血病除了出现血小板减少,还会出现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减少,同时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白细胞数量可以明显减少,有时会出现白细胞形态的变化,比如呈现球形、椭圆形,血小板也会出现明显的减少。慢性白血病的患者还容易出现乏力、盗汗、脾脏明显肿大的现象,患者还容易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的情况。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血液内科(儿童肿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