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血常规通常无法确诊白血病,而是用于检测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等,从而帮助诊断和判断疾病。血常规检查通常只能起到提示作用,而不能确诊疾病,所以患者如果出现血常规异常,还需遵医嘱进行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分化受阻、增殖失控、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在抑制正常造血功能的同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导致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白血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患者症状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
1、血常规检查:白血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而且呈现为一种幼稚细胞,在病情急性进展期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大幅度升高,而血红蛋白可以出现下降的表现;
2、其他检查:血常规还包括血小板计数,在白血病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多呈现为进行性下降,是预后不良的征兆。而血小板计数的持续降低也是预后不佳的表现。白细胞计数还可以提示骨髓抑制情况的存在,如果血红蛋白检测正常,但是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也是预后不佳的征兆;
3、临床表现:白血病患者多出现发热、出血、贫血等症状,并且皮肤黏膜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严重者甚至可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症状。在白血病晚期,还可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粒细胞肉瘤等症状;
4、其他检查:血常规还包括尿常规、便常规、心肌酶谱、血淀粉样变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测等检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情况。
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血液内科(儿童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