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的亚型,其诊断需要通过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骨髓活检、其他检查来进行。
1、血常规:一般是通过白细胞的数量、比例和形态来判断是否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果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且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伴有幼稚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或者单核细胞增多,要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可通过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比例和形态来判断是否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果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伴有幼稚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或者单核细胞增多,要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骨髓活检:如果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有明显的异常,伴有大量幼稚的白细胞,而且在骨髓穿刺时,发现有大量的原始或者幼稚的白细胞,也要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其他检查:如果出现白细胞浸润,或者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要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果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比例或者单核细胞比例降低,伴有幼稚的粒细胞,也要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乏力、盗汗、体重下降、脾肿大等,此外,如果出现白细胞浸润,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的症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异常免疫细胞比较多,容易出现感染。建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时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副主任医师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肿瘤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