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重金属铬中毒可能引起急性铬暴露、慢性铬暴露、皮肤直接接触铬、误服含铬化合物、职业性长期吸入铬烟尘等疾病,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健康损害。
1.急性铬暴露
急性铬暴露会导致机体快速吸收大量铬离子,引起急性毒性反应。轻度时可立即用清水冲洗污染部位,重度时需立即就医进行洗胃、血液净化等处理。
2.慢性铬暴露
慢性铬暴露是指长时间但非急性地摄入或吸入低剂量铬,导致累积效应。这种持续作用可能导致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损伤细胞结构和功能。针对慢性铬暴露,建议定期监测血铬浓度,以评估暴露程度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皮肤直接接触铬
皮肤直接接触铬会引起局部组织刺激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对于皮肤接触铬后出现的症状,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缓解不适。
4.误服含铬化合物
误服含铬化合物可能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甚至穿孔,严重者可能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如果误服了含铬化合物,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给予口服活性炭进行吸附毒物。
5.职业性长期吸入铬烟尘
长期吸入铬烟尘会导致肺部积聚铬颗粒,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针对长期吸入铬烟尘的情况,需要改善工作环境,佩戴防护口罩,并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
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注意是否存在过敏反应或其他潜在健康风险。必要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尿液中铬含量检测、X线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等进一步评估病情。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