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急性髓系白血病,特点是骨髓中大量未成熟的早幼粒细胞恶性增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早幼粒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细胞无法正常分化成熟,导致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取代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这种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容易发生凝固性坏死,释放促炎症因子,引起发热、出血等临床表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包括贫血、感染、出血倾向以及器官肿大等。其中,出血倾向可能伴随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常需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术及相关免疫分型检测。全血细胞计数用于评估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骨髓穿刺术获取骨髓样本以直接观察到异常的早幼粒细胞;而免疫分型则利用标记物鉴别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骨髓移植。化疗常用药物有亚砷酸注射液、复方黄黛片等,通过干扰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周期来控制病情;骨髓移植适用于某些特定患者,旨在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品和场所,如公共场所的浴池、游泳池等。饮食上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枣、木耳等,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