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白血病的康复预后与转归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70%~90%经治疗,可达缓解,经巩固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达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病中的急危重症,一部分病例因化疗耐药,效果不佳,并发症多者预后较差。应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挽救患者生命。

  随着白血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人们对此种疾病已引起了绝对的重视。但大部分白血病患者仍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对于病人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对以下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

  一、白血病并非绝症

急性白血病的康复预后与转归

  一提到“白血病”,大多数人就会想到“血癌”、“绝症”等字眼。白血病虽是一种病因未明、复杂凶险的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该病已有许多有效的对应治疗方法,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等单用维甲酸或砷剂治疗即可取得完全缓解甚至治愈。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型白血病的治疗都将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治疗效果。故被确诊为白血病后,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心,相信科学,用自己的毅力去面对疾病,战胜病魔。

  二、营养要合理搭配

  白血病患者大多体质较虚,膳食结构要合理,以保证营养摄入。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及低脂饮食,如鱼、精瘦肉、蛋、牛奶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治疗期间,还要做到有节制的饮食,遵守基本的饮食禁忌。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凡属辛辣、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总的饮食原则大致是以素为主,荤素比例为3﹕7。

  在饮食方面,应该说没什么食物是白血病患者不能食用的。只是为了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必要的并发症,白血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隔夜或变质的食品。新鲜水果必须洗净、削皮后再食物。

  (2)尽量避免食用坚硬或油炸的食品,如鱼肉制品应尽量去骨、刺,以防进食中硬物刺破口腔粘膜,致口腔溃疡甚或继发局部感染。

  (3)注意膳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可能进食新鲜蔬菜。对大便习惯不好,或病前有习惯性便秘者,尤应注意补充富含纤维素食品。尽可能保持每日排便通畅,以防便秘致痔疮加重或诱发肛裂,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

  下面推荐几款补品:

  1、蜂王浆

  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有报道说: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因乳腺癌,后又发生肺癌,年高体弱,白细胞仅1000/毫升,既不能手术,又不能化疗,老人只得试服鲜蜂王浆,10多天后,白细胞升至5000/毫升。

  2、大枣

  大枣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3、香菇

  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还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来增强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放疗效果,预防和治疗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4、人参

  人参能大补元气、强壮身体,对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气虚及阳气不足、体虚气短、怕冷乏力者尤为适宜。

  5、党参

  党参有补气、健用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据药理实验报道,党参给正常家兔连续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多,党参对因放射线疗法及化学治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三、要注意预防感冒

  在所有致白血病复发的因素中,感冒应是最常见的因素。中医认为,感冒是外感病邪侵袭人体,引发脏腑功能异常的疾患。白血病患者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一旦受到外邪侵袭,极易乘虚入里诱发内蕴热毒,致毒邪发作而使病复发。故在日常生活中,白血病患者一定要时刻注意预防感冒,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淋雨涉水受凉。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至少在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是医生和患者的最佳选择,忽视任何一方都将后悔莫及。”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主编的《经济实效谈治病丛书》中的这句话指出了在白血病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必须承认,及时化疗有确切的疗效,但任何事物均应辩证来看。在临床中,单纯的连续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有目共睹;而中医中药中可以有效缓解这些毒副作用,并对微小残留白血病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较单纯化疗还具有花费低、痛苦小、远期效果稳定、患者易接受等优势。中西医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应成为白血病治疗的首选良策。

  五、要及时进行复查

  病情稳定或通过治疗取得完全缓解后,有许多患者即放松警惕,掉以轻心,不再及时定期复查。这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因为白血病作为一种复杂凶险的疑难病症,具有转变迅速、易复发等特点,及时病情稳定、完全缓解也需要及时复查,亦随时动态观测病情,预防复发,巩固治疗,争取最终康复。

  白血病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衣,经常换洗床单,勤洗澡,擦洗身子。出血时就地压迫及填塞止血。气温高时,白血病患者的伤口不易愈合,尽量减少手术等。白血病自身凝血机制差,应尽量减少意外。

  气温高时,白血病人应多吃混合菜食,食物以富含纤维、维生素、高蛋白为主:如水果、芹菜、动物肝脏、瘦肉、银耳、大豆;应常饮绿豆汤等预防中暑,不食用生冷食物(冰箱冷冻食品)等,病人在精神状态、食欲、睡眠、大小便等要保持正常,必要时住院治疗。

  总之,血液病病情复杂多变,但通过治疗及精心护理,对于减轻病人痛苦,预防并发症,防止病情加重恶化是非常必要的。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衍)

2010-12-06 00:23: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皮肤过敏很痒怎么止痒
皮肤过敏是皮肤对特定物质异常反应,导致红肿、瘙痒等症状,可通过多种方法缓解,主要包括冷敷、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措施。1、冷敷:冷敷是缓解皮肤过敏瘙痒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包裹冰块的毛巾敷于瘙痒部位,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促进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从而缓解瘙痒。但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冰块,以免冻伤皮肤。2、保持皮肤湿润: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缓解瘙痒。使用无香料、低刺激的保湿产品,如含有神经酰胺或甘油的保湿霜,可在清洁后及时涂抹,修复皮肤屏障。3、避免刺激:远离过敏原是缓解瘙痒的关键。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含有香料或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同时,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和感染。4、药物治疗:对于较严重的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可有效抑制组胺释放,缓解过敏症状。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卤米松乳膏等可直接作用于皮肤,减轻瘙痒和红肿。建议在出现皮肤过敏瘙痒时,首先尝试上述方法缓解症状。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大面积皮疹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春天皮肤过敏干红痒怎么办
春天皮肤过敏干红痒很可能是化妆品刺激性过敏、阳光晒伤、荨麻疹等原因导致,其治疗办法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综合评估。 1、化妆品刺激性过敏 化妆品刺激性过敏是化妆品接触到患者本身皮肤后出现过敏的现象。使用化妆品后,由于化妆品里含有某种致敏因子,所以出现皮肤过敏干红痒的症状。如需停用所有的化妆品,使用生理盐水、硼酸溶液进行湿敷,有止痒、消肿的作用,可以缓解症状。若症状加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或遵医嘱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从而起到抗过敏、消炎,改善疾病症状的作用。 2、阳光晒伤 阳光晒死是不是指春季由于天气回暖,太阳光的照射会导致紫外线过敏,使皮肤出现过敏干红痒的症状,表现为晒伤部位瘙痒难忍,灼痛等。如外出时需做好防晒工作,如戴帽子、打太阳伞等。如严重过敏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进行外敷治疗,有消炎、消肿的作用,可以缓解症状。 3、荨麻疹 荨麻疹由于春天空气潮湿,患者抵抗力下降吸入了空气中的花粉、尘埃、动物皮毛等致敏因素,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干红痒的症状,症状表现有风团、皮肤瘙痒,严重时伴随着一些全身症状。如可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氨苯那敏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进行口服治疗,具有止痒、消肿的作用。若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无效,则可应用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治疗。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花粉过敏等原因,建议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案,遵医嘱接受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脸部皮肤过敏红,起干皮怎么办
脸部皮肤过敏发红、起干皮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患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解决措施。1、避免接触过敏原:脸部皮肤过敏发红、起干皮,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是关键。常见过敏原如化妆品、花粉、尘螨等,当皮肤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皮肤过敏症状。过敏后患者可仔细回忆过敏前后接触的物质,必要时可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以便更精准地避免。2、冷敷:患者可使用冷毛巾或冷敷贴敷于脸部过敏部位,能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减轻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建议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注意冷敷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皮肤有破损、溃疡等情况时,不宜冷敷,以免引起感染。3、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涂抹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收敛、止痒作用,缓解皮肤过敏症状。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可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少过敏反应。注意外用药物要按照医嘱适量涂抹,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以免引起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口服药物要严格按剂量服用,部分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用药期间避免从事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海鲜、牛羊肉等易致敏食物,以免加重过敏症状。若脸部皮肤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水疱、渗液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