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近年呈高发趋势,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进行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其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1、病史:对于急性胃肠炎患者,近期有不洁饮食史,或暴饮暴食、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饮食不洁等病史,可作为初步诊断;
2、临床症状:患者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相关症状时,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临床上称为急性感染性腹泻,是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3、体征:可见轻重不等的压痛、肠鸣音亢进,甚至肠鸣音呈空腹样,可伴有口干、口渴、心率加快、脉搏加快等症状。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潜血试验阳性,可明确有无肠出血、肠穿孔等情况。此外,急性胃肠炎患者可见大便呈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
若患者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下一步检查治疗。可完善血常规、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然后遵医嘱应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