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胃肠炎发作前可能经历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腹泻
胃肠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刺激肠黏膜,导致其分泌增加和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进而引发腹泻。腹泻主要发生于小肠和大肠,正常情况下每天约排出1-2升固体粪便,而在胃肠炎时排便量会显著增多,且粪便呈水样或糊状。
2.腹痛
胃肠炎患者由于胃肠道受到炎症因子刺激,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部疼痛的症状。腹痛通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能伴随绞痛感,有时可放射至背部。
3.恶心
胃肠炎会引起胃肠运动异常,导致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过快,使胃内容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和吸收,此时就会出现恶心的现象。恶心常伴随着上腹部不适,可能是首发症状,但也可能在其他症状之后出现。
4.呕吐
当胃肠炎患者的炎症累及到胃部时,会导致胃的功能紊乱,继而引发呕吐的情况。呕吐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但通常在饭后或空腹状态下更为明显。
5.食欲减退
胃肠炎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人感到饱胀或不适,因此不想进食。食欲减退往往是一种主观感受,患者可能会觉得口腔苦涩、口干舌燥等不适,影响进食欲望。
针对胃肠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分析以及大便常规化验。治疗措施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以防止脱水,重症患者需静脉输液,同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支持身体恢复。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