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科资讯

细菌性胃肠炎怎样引起的

举报/反馈
2023-08-06 02:08:4739健康网

细菌性胃肠炎可能是由食物中毒、不当使用抗生素、不洁饮水、生食海鲜、免疫力低下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含的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所致。这些病原体会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治疗通常包括补液以防止脱水和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如诺氟沙星。

2.不当使用抗生素

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细菌滋生,当健康个体食用未经彻底烹饪的肉类时,可能会感染这些耐药性细菌,进而引起细菌性胃肠炎。因此,在治疗细菌性胃肠炎时应谨慎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循医嘱,以免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3.不洁饮水

不洁饮水会导致水源中的致病微生物进入消化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对于由不洁饮水引起的细菌性胃肠炎,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预防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进行止泻处理。

4.生食海鲜

生食海鲜可能携带弧菌属等病原体,未充分加热或消毒可能导致其存活并在食用后引起感染,诱发胃肠道炎症。针对此类原因引起的细菌性胃肠炎,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5.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使得机体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细菌性胃肠炎。提高免疫力是关键,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实现,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胸腺肽肠溶片、脾氨肽口服溶液等。

建议定期进行粪便常规检查以及轮状病毒检测,以监测肠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