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继发性便秘是指由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弛缓不全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排便困难。
继发性便秘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大肠传输功能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肠道蠕动和水分吸收,从而引起便秘。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继发性便秘,如阿片类镇痛药、抗胆碱能药物等。患者可能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排便时有不尽感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腹胀、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针对继发性便秘的诊断,可以进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以评估结肠运动情况,还可通过直肠指诊观察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是否正常。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电子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治疗继发性便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常用药物包括聚乙二醇4000散、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渗透性泻剂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对于特定病因所致的便秘,如巨球蛋白血症,则需遵医嘱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化疗药物治疗巨球蛋白血症。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憋便,多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胸心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上海市同济医院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