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科资讯

急性胃肠炎怎么判断的

举报/反馈
2023-07-29 05:59:1239健康网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可通过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腹部彩超检查等,进行诊断。建议患者明确存在急性胃肠炎时,可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1、临床症状:急性胃肠炎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泻次数多、时间长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2、血常规检查:急性胃肠炎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血常规检查可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伴核左移,C反应蛋白升高;

3、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指标,可明确有无肠道感染情况。如果大便中有较多的黏液、脓液、寄生虫、虫卵等,提示患者可能是急性胃肠炎;

4、腹部彩超检查:通过腹部彩超检查,可以发现胃肠道有无扩张、渗出等病变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是急性胃肠炎。

如确诊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大部分急性胃肠炎可在一周内痊愈。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消旋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腹泻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治疗,有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平时饮食应注意卫生,不吃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以减少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