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科资讯

胃肠炎引起的腹泻怎么治

举报/反馈
2023-07-31 21:11:0039健康网

胃肠炎引起的腹泻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病毒感染可自愈,食物中毒需催吐、洗胃,抗生素相关性肠炎需停用抗生素,乳糖不耐受需调整饮食,慢性胆囊炎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引起腹泻。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2.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摄入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炎症。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肠道,导致腹泻和呕吐等症状。轻度至中度的食物中毒通常可通过补液以防止脱水,重症则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3.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侵入肠道后会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出现腹泻的症状。益生菌制剂如复方嗜酸杆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缓解由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引起的腹泻症状。

4.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粘膜损伤或先天发育缺陷导致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分解奶制品中的乳糖,使乳糖进入大肠并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气体和短链脂肪酸,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患者可以尝试补充乳糖酶制剂,如L-乳酸钙片、乳糖酶片等来改善症状。

5.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引起腹泻。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利胆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完善血常规、电解质分析以及粪便常规化验等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