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科资讯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
2023-11-15 10:06:5939健康网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临床上用于辅助诊断骨骼疾病、肝胆系统疾病的指标,其正常值范围为35-125U/L。当出现异常升高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骨骼病变或肝脏病变。

一、骨骼病变

如佝偻病、软骨病等,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骨骼病变,此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会明显增高。建议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进行治疗,同时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二、肝胆系统疾病

1.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及EB病毒相关性肝炎等,可因肝细胞坏死而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

2.肝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均可发展成肝硬化,常伴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严重者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腹水等症状,也可表现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数值较高;

3.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有乏力、消瘦、右上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也会造成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偏高。

此外,还可能是急性白血病、转移性骨肿瘤等原因所致,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其他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处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