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科专家访谈

医生:孩子有这几个症状,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举报/反馈
2018-12-11 10:00:0039健康网

当大人谈起第一次做胃镜时的经历,都不免会透露出稍许的紧张和害怕,可是你能想象到,一个才10岁的小女孩已经做过8次胃镜了吗?而且以后还会继续增加,医生说,导致这一情况的罪魁祸首都是因为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陈飞波主任医师介绍,这个10岁的女孩名叫薇薇,还记得第一眼看到她时,脸色差,肉眼可看到的消瘦,完全没有一个10岁女孩该有的活力,细问下才知道,薇薇经常胃部感到不适,还会有恶心呕吐的情况,有时还有黑便。

直到最近的一次,薇薇在厕所中晕倒,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血色素已经降到了6克,属于严重贫血,家里条件一直不错,生活饮食上从来没有苛待过薇薇,这让家长极为纳闷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匆匆来到大医院进行就诊。

做了第一次胃镜后,情况不容乐观,薇薇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消化性溃疡伴有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狭窄严重病症,一个10岁的女孩的胃,为什么状况这么差?医生一条条仔细筛查病源,最终发现薇薇的胃部显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随后父母也被测出幽门螺杆菌为阳性,薇薇的病应该是从父母中传染而来。

将近3年的时间,薇薇已经做了8次胃镜,更由于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出现高度耐药的情况,病情一直反复无法断根,其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成人中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成年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但近年来,在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例越来越多,有专家曾在上海地区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7岁时就有30%的儿童被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到12岁时,感染率已经达到了47.3%。而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将至少带菌几十年,自然根除率极低。

目前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艳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而在儿童胃病中,引起小儿胃炎,胃溃疡的主要“元凶”就是幽门螺杆菌,超过1/4的小儿胃溃疡是因为HP感染引起。

没有症状的儿童,不建议筛查幽门螺杆菌

有的家长自己在体检中发现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网上一查很容易经过家庭传染,从而火急火燎的带着孩子往医院跑,希望对孩子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

对此专家明确表示对于这种做法并不建议,张艳玲表示,主要是儿童即便筛查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只有极少部分会发生严重的疾病,此外,儿童期感染后会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第三点,儿童可选择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少,即使根除细菌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

39健康网了解到,目前国内外相关诊治指南中,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才建议儿童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出现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淋巴瘤、慢性胃炎、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生难治性的贫血,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的儿童。

而在日常生活中,专家表示,如果发现孩子长期反复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嗳气、呕血、便血、反酸、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表现时,应该首先考虑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儿童根除要谨慎

由于儿童属于比较特殊的人群,即使发现已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是否要治疗,还得听医生的专业意见。张艳玲提醒,千万不要擅自给孩子乱吃灭菌药物,一旦初始治疗不规范,很有可能出现细菌耐药,后续治疗将变得更为麻烦。

与此同时,对于家庭中已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来说,一定要积极做好预防原则,做到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洗净手;杜绝口对口喂食孩子,也不要将食物咀嚼后喂食孩子;最好进行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避免口对口亲吻孩子。

张艳玲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