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常识

“打嗝”不止怎么办?这篇文章来解忧

举报/反馈
2018-09-26 01:34:54医脉通

  如果说脑梗死中还有什么症状是患者跟家属不能理解也很难接受的,呃逆应该算一种。患者一般比较容易与失语、构音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等症状和谐相处,但碰到呃逆,他们会一直追在你屁股后边问:“大夫一直打嗝啊,半天不停了,您得给我们点药啊,打个不停受不了。”所以呃逆是怎么回事?要给些什么药呢?在此小做整理,以供参考。

  为什么会“打嗝”?

  呃逆俗称“打嗝”,是膈肌及肋间肌不自主的规律收缩所致。其医学术语叫做“Singultus”,起源于拉丁语:好比啜泣突被扼(the act of catching one’s breath while sobbing)。当吸气肌协调收缩,大量空气快速吸入,与此同时,在短短数毫秒内,声门突然关闭,进而出现典型呃逆声:嗝~

  依据持续时间长短,呃逆可分为三种:

  ① 急性发作:持续时间<48h;

  ② 持续呃逆:至少2天;

  ③ 顽固性呃逆:超过1月。

  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目前最长呃逆持续69年零9个月。呃逆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成人也有,通常自限,物理治疗可缓解,一般不需药物。

  持续或顽固性呃逆常见于消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约20%帕金森患者及10%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有呃逆,晚期癌症患者中也有3.9%-4.8%出现呃逆。

  呃逆产生的机制

  1943年,Bailey首先提出呃逆反射。其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膈神经或T6-T12交感神经纤维。

  中枢尚不明确,包括上颈髓(C3-C5)、延髓接近呼吸中枢部位、网状结构及下丘脑。延髓网状结构内的孤束核背侧的吸气中枢及疑核的腹侧(参与肺牵张反射,其中包含用以保护上呼吸道的迷走神经元)以及位于延髓中部及后部的终止吸气的中枢均可能参与呃逆。这些部位相互影响,如位于孤束核中的吸气中枢及疑核腹侧,可反射性保护喉部及膈肌。幕上病变导致慢性呃逆也说明皮层中存在呃逆反射的抑制中枢。

  传出神经包括膈神经,肋间神经及迷走神经喉支,前两者引起膈肌及吸气性肋间肌收缩,后者则引起声门关闭。目前认为声门收缩是呃逆的保护性动作,如果没有声门收缩,患者必然出现过度换气。

  呃逆反射过程中可释放多巴胺能及GABA递质,这些递质刺激呃逆中枢,引起呃逆反复发作。

  影响颅脑、膈肌、喉及腹部器官的众多因素,均可刺激迷走神经或膈神经,进而激活呃逆中枢(中脑、脑干及上颈髓),被反复刺激的膈肌及呼吸肌不断收缩,同时喉返神经激活,声门关闭,产生“嗝~”的一声。

  呃逆的生理意义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自妊娠8周开始,胎儿可频繁呃逆,儿童期及成人期逐渐减少,因此有假设认为呃逆有助于防止胎儿吸入羊水,也认为呃逆为胎儿生后独立呼吸的准备工作。但其中尚无定论。

  哪些原因会导致呃逆?

  任何影响呃逆反射的传入、中枢及传出通路的因素均会诱发呃逆。最常见的病因为吃多了或者喝较多碳酸饮料,导致胃部扩张,引起呃逆。呃逆也可由辣椒、酒精、吸烟或其他消化道或肺部刺激物引起。

  但对于持续或顽固性呃逆,就需要找到其病理性因素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