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春季肠胃疾病高发 要想不生病 必须严把“入口”关

  春季到了,各种细菌、微生物活跃,导致食物很快变质,加之饮食起居不当,许多人在这个季节就更加容易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肠胃炎,多源于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从而引起腹痛、腹泻。那么,春季哪些肠胃疾病最常见?如何预防急性肠胃炎?随小编一起来了解。

腹痛

春季肠胃疾病高发 要想不生病 必须严把“入口”关

  春季最容易出现的胃肠疾病

  1、急性肠胃炎

  由于春季的气温开始回暖,细菌和病毒繁殖活跃,导致食物很快腐败、变质。急性肠胃炎的发生,多源于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从而引起腹痛、腹泻。

  2、胃肠型感冒

  这类患者会食欲差、腹痛、恶心、呕吐、拉肚子,同时伴有上呼吸道症状。胃肠型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消化道功能较弱的人多发。

  3、消化不良

  如果春节期间吃得偏油腻,脂肪不易消化,也易引起消化不良,可有腹痛、腹胀、打饱嗝、腹泻等诸多表现。

  4、胃炎

  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气温也是时冷时热,胃酸分泌常常会异常增多,导致胃炎产生或复发。如果感到胃疼、胃胀、反酸,多是胃炎发作的症状。

  春季要想肠胃不生病 严把“入口”关

  1、少吃辣

  肠胃主管人体的消化,因此就预防来讲,最先注意的就是严把“入口”关。

  把好“入口”关,是预防肠胃病的关键。对于平时肠胃本来就很弱的人群,刺激性大的食物也会有影响,如烟、酒、咖啡、辛辣食物对肠胃的伤害就很大。少量的辣椒对身体是有益的,可以增加胃的血流,过量则会损坏胃,而且辣椒本身会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2、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富含维生素C的小白菜雪里蕻柿子椒、番茄等深绿色蔬菜,以及柑桔柠檬等水果。因为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功能。加拿大科学家还发现,葡萄酒具有抗病毒的功用。同时春天里还应摄取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等黄绿色蔬菜,因为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能够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此外,还应摄取富含维生素E的青色卷心菜、花菜、芝麻等,维生素E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和增强抗病力的作用。

  3、饮食应清淡

  可加食食用菌,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作为菜肴。黑木耳富含矿物质钙,而钙对人体肌肉、心、脑等细胞的功能起主导作用;银耳富含银耳多糖,能提高人体卫士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绿脓杆菌的侵袭。食用菌是春天里的天然保健营养品。

  4、进补

  一般而言,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往往会出现助阳出火的弊病。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病弱的人,如荞麦、米仁等谷物;豆浆、绿豆等豆类;苹果等水果;还有芝麻、核桃等。长期食用,一般无不良影响,就是阴虚、气虚、阳虚、血虚的人也可食用。

2017-02-23 00:42:42浏览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颜士岩
精选
颜士岩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去咨询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症,脂肪肝, 消化道出血,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及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颜伟慧
精选
颜伟慧副主任医师小儿消化营养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去咨询
小儿胃肠道疾病,小儿临床疾病相关营养支持治疗,小儿消化内镜诊治
唐文娟
精选
唐文娟主治医师消化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去咨询
消化方面:擅长儿童腹痛,腹泻(急性,慢性),口气,打嗝,恶心,呕吐,食欲缺乏,消瘦,营养不良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擅长过敏性肠炎,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食管炎,嗜酸性细胞胃肠炎,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擅长婴幼儿便秘,厌奶,拒奶,恶心呕吐,辅食添加,夜间哭闹,腹胀,腹泻,便血,口气的诊断治疗。儿科常见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腹泻,尿路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猩红热,幼儿急疹,急性荨麻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过敏,儿童发育等儿童常见疾病。
查看更多消化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区别是什么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区别主要包括价格不同、使用寿命不同、使用方式不同、适应证不同等,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1、价格不同人工耳蜗的价格可能会在10000-30000元之间,由于各个厂家的技术不同,价格也会有所浮动。而助听器的价格可能在200-2000元之间,一般由于患者所处的地区不同,价格也会有所浮动。2、使用寿命不同人工耳蜗的使用寿命通常比较长,大概可以使用10年。而助听器的使用寿命通常比较短,大概可以使用3-5年。3、使用方式不同助听器主要是通过电流刺激听觉器官,从而恢复听觉功能。人工耳蜗主要是通过手术将人工制作的听觉神经的电极插入耳蜗内,并在耳蜗内放出电脉冲,从而恢复听觉功能。4、适应证不同助听器主要应用于听力下降、听觉功能障碍等患者。人工耳蜗主要应用于听力严重障碍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耳朵平时的护理工作,不要听分贝过高的声音,避免过于嘈杂的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的熬夜。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等,也可以适量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
李军政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耳朵不好可以不戴助听器吗
耳朵不好是否需要戴助听器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如果患者耳朵不好是耵聍堵塞、中耳炎等情况,并且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听力,则不需要佩戴助听器;但如果患者的听力损失严重,并且无法通过治疗来恢复听力,此时建议佩戴助听器。因此,对于耳朵不好的人群而言,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的情况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地处理。部分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做好耳朵的护理工作,导致耳道内出现耵聍堵塞的情况,可能会引起明显的听力下降症状。此时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耳道的方式进行治疗,通常能够将局部的耵聍软化并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不需要佩戴助听器。另外,如果患有中耳炎也会影响正常的听力,但此类情况通过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后也可以恢复正常听力,所以也不用佩戴助听器。但若患者的听力损伤比较严重,出现了严重的耳鸣以及耳聋等症状,在经过相关检查以后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则可能需要佩戴助听器来帮助提高听力水平。因为如果不及时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对于需要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应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助听器,以确保其发挥较佳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除了佩戴助听器外,还应注意保护听力健康,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减少使用耳塞、耳机等可能损伤听力的物品。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纤维鼻咽喉镜和电子鼻喉镜的差别
纤维鼻咽喉镜和电子鼻咽喉镜的区别在于检查部位、检查方式、检查目的、检查范围、检查前准备等方面,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1、检查部位纤维鼻咽喉镜主要是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而电子鼻咽喉镜主要是检查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2、检查方式纤维鼻咽喉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医生会使用鼻咽镜从鼻腔进入,通过鼻咽部到达鼻咽部,再到口咽部,最后到达喉咽部。而电子鼻咽喉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医生会使用鼻咽镜从鼻腔进入,通过鼻咽部到达鼻咽部,再到口咽部,最后到达喉咽部。3、检查目的纤维鼻咽喉镜主要用于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而电子鼻咽喉镜主要用于检查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4、检查范围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范围比较小,主要用于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范围比较大,不仅可以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还可以检查鼻腔、鼻窦、鼻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5、检查前准备在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前,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检查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导致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除此之外,上述两种检查在使用前,患者都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患者在检查时要积极配合医生,如果检查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曾洁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鼻咽喉看什么科
鼻咽喉一般可以看耳鼻喉科、五官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变态反应科等。1、耳鼻喉科耳鼻喉科主要是看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比如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并治疗。2、五官科五官科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可以检查鼻部、咽部、喉部等部位,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鼻炎、咽炎、喉炎等疾病,所以鼻咽喉可以看五官科。3、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是诊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室,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呼吸内科进行检查并治疗。4、消化内科鼻咽喉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胃炎等疾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消化内科进行检查并治疗。5、变态反应科变态反应科是专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科室,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变态反应科进行检查并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卫生,避免经常用手抠鼻子,以免造成鼻腔黏膜损伤,引起鼻腔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