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这样吃水果小心急性胃肠炎找上门

  水果烂一点点扔掉会觉得可惜,很多人都会选择将烂的部分切掉,吃好的一部分。然而,近日,李先生就是因为这样的做法,吃了半边苹果之后感觉肠子绞痛,上吐下泻,被家人送进了重庆中医院急诊科。经详细检查,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急性肠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今日,我们不妨一起来学习一下急性肠胃炎的相关知识。

  ○引起急性肠胃炎的原因

  1、物理化学因素

  在临床上物理化学因素是引起急性肠胃炎比较多见的原因。不管是患者食用了生冷的食物,或者是进食了某些药物,比如磺胺和水杨酸盐类以及某些抗生素都有可能会引起这种疾病。其次,如果患者误服强碱和强酸以及农药等也有可能会引起这种疾病。因此,要想降低引起急性肠胃炎的概率和机率,必须要避免这些情况。

  2、细菌病毒感染

  另外,因为细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是决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生活饮食里,若是患者吃了被污染的家畜和家禽的鱼、肉,或者是吃了被嗜盐菌感染的螺和蟹等海产品,又或者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过的剩饭和剩菜等等原因,都很容易就会导致被嗜盐菌和沙门菌属等比较常见的一些细菌和病毒感染,从而引起急性肠胃炎这种疾病。

  3、其他

  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凉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胃粘膜屏障遭受破坏,易于受以上因素侵袭而发病。

  急性肠炎的症状表现

  1、全身症状

  一般全身的症状轻微,严重病人有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状,偶可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体征方面

  肠炎早期可无任何体征。查体时可有上腹部或脐周有轻压痛、肠鸣音常明显亢进,一般急性肠炎患者病程短,数天内可好转自愈。

  3、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呕吐起病急骤,常先有恶心,继之则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为多见,严重者可呈阵发性绞痛。

  ○如何预防急性胃肠炎

  1、严防病从口入

  急性肠胃炎都是起因于食物,因此严把食物卫生关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大力消灭苍蝇,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生吃前要消毒,外出度假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等都是应注意的有效预防措施。

  2、补充液体

  如果你不幸被细菌感染,这些细菌刺激你的肠道,并藉由上吐F泻,使你损失许多水分。此时,你需要多喝液体,以防止虚脱。白开水足最佳的补充液,其次是其他透明的液体,例如苹果汁、高汤或清汤。汽水也可以,但是先让气泡散失。赶走气泡的快速方法是用两个杯子将汽水反复地互倒。补充水分时,勿一口气全吞下,以免又引发呕吐。

  3、补充电解质

  呕吐及下痢皆会流失重要的电解质——钾、钠及葡萄糖。可以啜饮电解质饮料,例如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或自己调配,作法如下:将果汁(含钾)与1/2茶匙的蜂蜜或玉米糖浆(含葡萄糖)以及一撮食盐(氯化钠)均匀混合即可。

  4、免制酸剂

  制酸剂能减少胃酸,但也能减低你的抗菌力。如果服用制酸剂,可能使细菌快速且大量地繁殖。

  5、勿急于止泻

  下痢表示你的体内正试着排出毒素。在某些情况,服用止泻剂可能干扰体内对抗感染的能力。因此,最好顺其自然,让肠内有害的细菌排出体外。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服用药物,请先向医师咨询。

2016-04-26 03:45:40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9岁女孩胸有硬块疼什么原因
9岁女孩胸有硬块疼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青春期发育引起,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如乳腺纤维腺瘤、性早熟、乳腺炎导致。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非疾病因素:9岁女孩可能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乳房组织在雌激素等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发育,乳腺细胞增生,乳核形成,从而出现乳房硬块及疼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乳房的进一步发育,这种硬块和疼痛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二、疾病因素:1、乳腺纤维腺瘤:这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肿瘤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多数情况下可以推动。一般无明显疼痛,但部分女孩可能会出现隐痛或压痛。2、性早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女孩体内性激素水平过早升高,出现第二性征提前发育,乳房过早开始发育,可伴有硬块和疼痛,同时可能有月经初潮提前、阴毛腋毛生长等表现。性早熟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饮食、环境、疾病等因素有关。3、乳腺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乳房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块。孩子可能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对于9岁女孩胸有硬块疼的情况,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果硬块持续不消退、疼痛加重、伴有发热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个20岁的女孩怀孕了需要如何解决
一个20岁的女孩怀孕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意愿,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包括就医检查与咨询、生育计划决策、孕期营养与保健、心理调适、定期产检与监测等。1、就医检查与咨询:女孩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医学咨询,由医生对胚胎着床情况及停经天数进行判断,并给予相关的医学指导。告知医生最后一次月经日期,以便医生准确计算出孕龄,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生育计划决策:若有生育需求,女孩应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健康。若无生育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如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并严格遵守术后护理要求。3、孕期营养与保健:若选择继续妊娠,女孩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果等。遵医嘱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4、心理调适:怀孕可能带来焦虑、紧张等情绪,女孩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5、定期产检与监测:女孩应按时进行产检,包括NT检查、无创DNA检测、唐氏筛查、四维彩超排畸检查等,及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和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对于20岁怀孕的女孩,在面对这一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应及时与家人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检查和处理。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做出对自己未来生活最有利的选择。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18岁女孩掉头发看什么科
18岁女孩掉头发可看皮肤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科室。正常情况下,每天会有一定数量的头发脱落,但如果脱落数量过多,就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头皮疾病、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就医时建议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1、皮肤科:头皮是头发生长的基础环境,许多头皮疾病会导致脱发。如脂溢性皮炎可引起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囊,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和营养供应,导致头发稀疏、脱落。而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头皮疾病,会破坏毛囊,使头发易折断、脱落。皮肤科医生会通过观察头皮状况,必要时进行皮肤镜检查或真菌检测等,来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常用药物有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可遵医嘱使用。2、内分泌科:内分泌失调在18岁女孩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雄激素水平升高等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影响头发生长周期,使头发变得干燥、脆弱易脱落。而雄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引发雄激素性脱发,表现为头顶头发逐渐稀疏。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检查激素水平明确病因,可能会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雄激素性脱发可能会建议使用螺内酯片等药物。3、营养科:营养不良也是导致18岁女孩掉头发的常见原因之一。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铁、锌等营养素,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和修复,使头发变得枯黄、易断、脱落。营养科医生会评估饮食情况,建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日常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选择合适的洗发水和护发素,避免过度烫染头发,减少对头发的损伤。同时要注意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怎么判断疥疮好没好
想要判断疥疮好没好,可以通过皮疹变化、瘙痒缓解、是否找到疥虫或虫卵等要点进行判断。疥疮由疥螨感染引起,仅凭单一表现无法准确判断痊愈情况,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1、皮疹变化:皮疹的消退和恢复状态对判断至关重要。治疗有效时,最初出现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会逐渐变小、变平,颜色由红转淡,直至完全消失。水疱干涸结痂,痂皮脱落,皮肤恢复光滑平整。若皮疹长时间不再反复,且无新生皮疹,是病情好转的显著标志。2、瘙痒缓解:瘙痒是疥疮的主要症状,其缓解程度是判断痊愈的关键。疥疮导致的瘙痒在夜间尤为明显,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当经过规范治疗后,瘙痒症状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且不再因接触刺激物或夜间而诱发瘙痒,说明疥螨对皮肤的刺激已消除,病情趋于痊愈。3、是否找到疥虫或虫卵:通过专业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疥虫或虫卵,是判断痊愈的直接证据。医生可在皮疹处刮取皮屑,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若未发现疥虫成虫、幼虫及虫卵,说明感染源已被清除,从根源上证明疥疮已治愈。但需注意,检查时需规范操作,确保取样准确。若发现疥疮,不要自行判断和治疗。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由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用药,不可因症状减轻而提前停药。治愈后,要对衣物、被褥等进行彻底清洗、暴晒或消毒,避免残留疥虫导致再次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